法庭争斗创历年最多 问题券商恶化委托理财市场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4:01 新华网 |
上市公司与券商之间的法律纠纷最近又新增一例。1月7日,上海贝岭向上海第一中级法院起诉健桥证券,要求其偿付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4890万元及相关利息。同时,上海贝岭还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已经受理此案。翻开上市公司2004年发布的公告内容可以发现,上市公司与券商之间类似的法律纠纷是历年来最多的,而几乎每个案例的出现都同问题券商风险爆发有关。来自本报信息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4年上市公司发布的有关委托券商理财的公告中,有一半左右涉及问题券商。 问题券商殃及上市公司 2004年券商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管理层采取了关闭、托管和行政接管等方式处置了7家问题券商。这些问题券商的出现,使20多家上市公司的委托资金进入“风险难以预知”的状态。 在被处置的问题券商当中,闽发证券拖累的上市公司较多。庆丰股份近1亿元国债无法收回,目前其提出的诉讼已经被中止审理;片仔癀6000万元国债账户被锁定;东方创业3000万元国债托管被非法质押。其他因为闽发证券风险爆发而使委托资金受到影响的上市公司还有古井贡3000多万元、金陵药业2000多万元、洪都航空1.2亿元、龙溪股份将近1000万元、天利高新2000万元、福建南纸和青山纸业各500万元。 德隆系的几家被托管券商也使一批上市公司的委托资金陷入了泥淖,其中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采取法律手段追讨资金。宝钛股份委托健桥证券国债投资的6000万元无法收回,目前案件已经被法院受理;茉织华5000万元客户保证金被德恒证券挪用;交大科技委托中富证券国债投资5000万元被挪用;其他受累的上市公司还有合金投资1.44亿元、上工股份3000万元、天山股份3.05亿元、湘火炬1亿元、渝开发4000万元、西山煤电5000万、宁夏恒力8000万元等等。 受累汉唐证券的上市公司比较少,只有赤天化5000万元国债投资被用于债券回购融资及特发信息5000万元委托国债投资款到期无法收回。 法庭争斗迭起 据了解,一些券商的资产管理部门为了应付上门要钱的债主,几乎疲于奔命,而上市公司讨债的工作同样很不轻松,有上市公司老总为了能把钱要回来,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能够私下解决理财纠纷当然是皆大欢喜,然而问题券商的支付能力往往难以满足要求,所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成了上市公司无奈但也是最好的选择。 2004年年初开始,就不断有上市公司把券商告上法庭,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已有天山股份、重庆港九、渝开发和特发信息等10多家上市公司采取诉讼方式追讨委托资金,涉诉金额将近8亿元,金额最大的是天山股份诉恒信证券,涉诉的理财金额高达2.1亿元。 从公布的重大诉讼进展情况来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胜诉。如上工股份因3000万元投资国债被质押诉德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一案已经审理结束,法院判令被告德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公司人民币2830万元;交大科技诉北京证券“挪用公司资金,造成公司资金损失人民币7781496.62元”一案也通过民事调节的方式得到解决,北京证券同意于2004年11月13日之前赔偿交大科技的损失7781496.62元。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从目前上市公司与券商之间诉讼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胜诉不存在太多的悬念,问题的关键是债权获得法律支持以后,如何才能拿到“真金白银”。从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原则可以看出,其对委托理财资金能否全额收回是持谨慎态度的,纷纷计提了坏账准备。 2004年10月17日,新华社发了《有关部门就收购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公告作出解释》一文,虽然《解释》只是针对个人债权,但是传递的信息是处置金融风险将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于问题券商的委托理财客户并非好事。到目前为止,关于如何处置问题券商委托理财问题仍然没有更加明确的指引,能够打赢官司已经不错了,上市公司没有太多的办法好想。(记者闻涛)(来源:全景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