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暖冬为何接连飘雪? 专家质疑全球变暖学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5:45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12日电在经历了几天的晴好天气后,昨天,又一场雨雪把人们带回了阴冷的天气之中。虽然入冬前“今年是暖冬”的说法言之凿凿,但善变的天气似乎毫不给人留情面:不仅频繁出现雨雪和冰冻天气,甚至在华东一些城市爆出了1998年以来的最低温度。老百姓一头雾水:不是暖冬么,怎么这么冷?为此,记者请教了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

  采访人物:

  谭季青,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突发性紧急灾害事件、气候预测。曾在世界气象组织中方专家组、日本国家气象局、中国国家气象局任职。

  最新消息

  暴雪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月11日下午发布暴雪黄色预报预警信号:受南下弱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1日晚上至13日,贵州中东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将先后有大到暴雪。10日至11日,湖南已普降大到暴雪,其中凤凰县积雪深度达29厘米。

  百姓质疑

  暖冬骗人措手不及

  迎着雪花突击添衣

  “谁说今年是暖冬,我看今年都快是苦寒了。”昨天上午,看着窗外飘起的雪花,杭州市民林小姐焐着热水袋向记者抱怨。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严寒天气,原本另有打算的近千元经费已被紧急挪用购置厚实的冬衣,早先的旅游计划更因为出行不便而被临时取消。

  其实,不少杭州市民都被今年的意外天气“蒙”得措手不及:不仅因为这连续的雨雪天气来势汹汹,更因为在这之前,关于暖冬的大肆宣传让老百姓坚信:今年冬天不会冷!

  来自浙江气象部门的数据:去年11月以来,全省的平均温度比往年同期高出0.9至2.8摄氏度;进入12月,全省气温仍然持续走高,平均气温达10摄氏度以上。即使在冬至当天,杭州的大街上依然走着轻薄毛衣配俏皮短裙的时尚女孩,西湖边的公园里春兰和梨花等纷纷提前绽放。由此,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浙江将迎来2000年以来的第四个暖冬。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认为,这个冬天成为暖冬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我国将连续经历第19个暖冬。

  然而,进入12月下旬以后,一场席卷近半个中国的强降雪成为这一阶段天气的主角。杭州各县市积雪普遍达3-6厘米,个别地方达10厘米以上,成为近六年来最大的一次降雪,到新年第一天,不少地区出现了1998以来的最低温度。不仅如此,昨天,浙江省再次直面雨雪。气象部门估计,浙北和浙中西部将持续雪或雨夹雪天气,气温明显下降,又将出现低温冰冻天气。在杭州等地从去年11月底才陆续进入冬季的年份,至今已经三度飘雪,且达到中雪程度,这让老百姓怀疑:评判暖冬的“专家标准”是否太过专业,以至于让人们的感觉没了方向?

  专家说法

  暖冬不能仅以气温定

  冷暖之间有学术之争

  有报道称“暖冬出现间歇的严寒当属正常”,但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并不认同。他说,暖冬本身是个气候概念,单纯以温度来衡量气候变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而提出暖冬说法本身就存在缺陷。他甚至直言,利用人们对天气、气候知识的不了解,在天气热时就大肆宣传暖冬现象,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背后隐藏了学术界的门户之争。

  他解释说,一般外界所说的暖冬定义为:整个冬季从前一年12月到第二年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就称为暖冬,反之就是冷冬。假设定义正确,仅以11月和12月上半月的天气推断今冬为暖冬,缺乏足够的证据。而浙大老校长竺可桢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提出,气候变化的衡量标准包括气温、地面降水等多个因素,仅以气温偏高定义暖冬也让人无法认同。

  此外,气温的观测也存在极为明显的人为因素。比如地面观测站间隔太近,无法说明区域状况,且大多均位于城市,观测结果中并没有扣除“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城市温度升高,因此以地面观测温度推算气候变化不尽客观。同时,评判暖冬的一个重要参照为常年气温,但我国拥有详细观测数据的时间大约为50年左右,如果没有卫星观测的连续数据辅佐,这么短期的数据并不能作为气候变化的有力佐证。因此,并不能轻易得出暖冬结论。同时,“暖冬”一词逐渐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反而麻痹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

  新观点

  常规说法:全球变暖学说

  颠覆性观点:春秋战国比现在还暖,全球变暖说有明显缺陷

  连续的温暖冬季已让人们对“数九寒天下大雪”的场景产生期待。曾有说法认为,暖冬的形成和全球气温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都有关系,但最终的理论根据在于全球变暖学说。对此,谭季青也提出了尖锐的新观点:全球变暖学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且有证据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比现在还暖。

  “比如有些水果是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有的,而最新的发现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地球上非常北的地方也出现了这种水果,这可以说明当时的气温并不低。”他分析说,全球变暖学说的有力支持是地面温度的上升,但这其中依然缺少了对热岛效应的科学评估。

  有可查的数据表明,全球平均地面温度自1861年起一直在增高,20世纪共增加了0.4至0.8摄氏度。为此,在去年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气象专家们也认为,地球的气候系统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就中国来说,近百年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基本一致,气温上升了0.4至0.5摄氏度。

  “但是,近年来很多发现都指出了该学说的明显缺陷。”谭季青举了几个例子:按照以往观点,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据此推断,人类活动中心应该是气温最高的地方,但在美国,地面温度反而出现下降现象;还有说法认为,是北半球的人类活动频繁,热量传至南半球,造成冰雪消融,海平面上涨,但新观测的数据表明,热量并没有通过赤道传输到南半球的表现,南半球气温反而下降了;另一个反例是美国宇航局(NASA)连续18年的卫星观测数据,大气对流层的温度并没有上升。

  “近几年来,我国连普通老百姓都在说‘以后只要哈一口气,全球就变暖了’。这种说法还需要长期的研究来证实,有待商榷。”谭季青出言谨慎。

  常规说法:人类将为全球变暖付出惨重代价

  颠覆性观点:人们还没必要过分担心异常天气

  相对于人们非常熟悉的“人类将为全球变暖付出惨重代价”的说法,谭季青要显得乐观一些。他认为,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还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并不能成为人们破坏环境、制造污染的借口,如果污染问题不被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在百年之后变得十分恶劣。

  在普通人看来,今年冬天的天气已经出现了不少“稀罕”事儿:上海等地出现了10年以来最晚入冬的现象,之前气温明显偏高;在暖冬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强冷空气突然而至;几年没见大雪的地方今年大雪不断;还有一条发生在阿拉伯国家的消息:属热带沙漠气候的阿联酋北部山区竟然飘起雪花……这会不会是异常天气的种种表征?难道电影《后天》里展现的气候混乱就要出现了?

  对于这样的疑问,谭季青打了个比方:一条大河在流淌过程中遇到了大石块,它就会溅起水花,也会影响石头后面部分水流的走向,但如果没有出现严重堵塞,河水还是继续往前流淌。“气候的变化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而以上这些异常只体现了细节上的偶然,并不能说明大范围的改变。就目前看来,气候变化规律还没有明显改变,季节分明,总体上讲是相对稳定的。”他解释说,目前,人们还没必要为这些异常天气而过分担心。

  但是,“不担心”并不代表可以“不重视环保问题,开始大肆污染环境”。他同时指出,人类造成的污染直接影响生态,进而影响物种,这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生存的适宜度。因此,关注环境问题并不是该“放下”,而是该“加紧”。

  天气预报新内容

  可信度预报有望五年后推广

  “还说暖冬呢,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又下雪了,还是凭自己感觉最重要”……在经历了几次推测和事实不符的事例之后,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天气预报工作如何应对天气的突变情况,又如何跟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让老百姓更加信服,这为气象预报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曾在世界气象组织、多个国家气象台工作过的谭季青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在14天之内,气象预报的解是惟一的,也就是说14天内的天气预报准确性较高,而在14天之后,天气的可预报性大大下降。而气候是一个长期现象,要预报气候,是非常困难的。”他说。

  为了让百姓更全面地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已经增添了天气预报技巧的播报,即在天气预报的同时,提供预报可信度的参考。比如2—3天,可信度为90%;5天,可信度为80%;之后就可能是40%、30%……而这样的播报要显得“更加客观和人性化”,为市民出行、安排重要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月19日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气象局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会议上,气象预报可信度播报系统也将作为中国气象局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项目之一进行讨论。如果一切顺利,5年以后,这种播报模式将在全国推广,老百姓就可以自己来判断到底出门要不要带伞,要不要在几天后安排重要活动了。(孙立波)(来源::今日早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