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莫要催生城市化(城市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23: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方静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各地使出了浑身解数,成绩斐然,功不可没。

  但是,人们也许不会想到,我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方不在珠三角,也不在长三角,而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那里的自治旗城市化率达87.5%,大量的人口聚居在城镇。相反,近年来,珠三角的城市人口开始下降。这种反常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内蒙古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牧民们不得不沙进人退;珠三角减少的城市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国家减免农业税后,种田比打工合算。显然,前者城市人口增加是自然因素,后者城市人口减少是政策影响,进城与离城都与城市的生活方式没有关系。

  健康的城市化,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一贯的城市化方式就是让农民进城,以此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中国有9亿多农民,都涌进城市,城市哪有这样的承载力?事实上,经济再发达的国家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城市化。在西欧,许多人都居住在亦城亦乡的小城镇,那些历史悠久、名气很响的市镇,仅有两三千人,跟我们的村庄规模差不多,但人家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却是城市化的。可以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进城的农民毕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还必须留在农村,根本的问题是,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过上城市化生活。

  出现不健康城市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认识错位,进而导致采用不科学的行政手段去催生城市化。不少地方把城市化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来相互攀比,甚至硬性规定城市化增长率,把“做大城市”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有的还以兴建广场、高楼、道路来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依据。城市化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也决非有少数人想象的那些固定的目标和指标,它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城市化进程中,固然需要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推动,但绝不是单靠行政手段就能完成的,它涉及经济、文化、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是人们自由选择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推动的结果。

  强扭的瓜不甜,催熟的果不香。同样,催生的城市化不健康,愿人们能达成共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12日 第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