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紧急救援:科技显神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6: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紧急救援:科技显神通(图)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队员在班达亚齐用蛇眼进行搜救。

  本报记者 赵亚辉摄

  本报记者 赵亚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救援。

  记者在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看到,先进的科技装备在紧急救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分队队长袁本航告诉记者,在过去两次国际救援行动———阿尔及利亚地震和伊朗巴姆地震的救援行动中,科技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场搜救行动是先进搜救装备与先进搜救技术的结合。”对于袁本航的这句话,参加过两次国际救援行动的记者有很深的体会。几乎每一种搜救和营救装备,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比如红外探测仪,能够在黑暗、烟雾条件下,根据温差来搜索幸存者的位置;扩张设备中的扩张钳,携带方便,扩张力最大竟能达到20吨;剪切钳并不大,重量也很轻,却能够将钢筋剪断,最大的剪切力可达39吨,能够把直径为30毫米的圆钢和10毫米厚的钢板剪断……

  “在紧急救援行动中,不仅搜救行动离不开科技,事实上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科技。”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领队田义祥说。

  的确如此。身处异国他乡救灾,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给受灾国“添麻烦”,这就要求轻装的救援队在很多方面都要“自给自足”,在这种情况下,高科技可以说大显身手。

  以通信为例,中国国际救援队建好大本营的同时,专家们就搭建成了小型的卫星通信站,可以随时与祖国的指挥机构连线。

  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科技也有一些独特的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服是橘红色,像一团燃烧的火,鲜艳醒目。这种救援服不仅防水、防火、防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衣服上“道道”多。“道道”是能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光的荧光条。记者数了数,衣裤上下前后共有7个荧光条,在漆黑的夜晚,能够有效防止队员们在救援中被误伤。

  救援队员在灾区的主要食物是一种被称为“单兵野外自加热”的食品,有雪菜肉丁饭、香菇肉丝面等等。冰冷的食物怎么能自己热呢?这里的秘密也是科技。食物密封在一个真空袋中,被塑料袋包装起来,只要往塑料袋中加入凉水,袋中的一小袋化学物质就能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把凉饭加热。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在使灾后紧急救援越来越有成效。正如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领队田义祥所说的那样:“大到建站,小到吃饭,科技无处不在。”

  神奇的“蛇眼”

  在班达亚齐受灾最为严重的海滨区,严重倒塌的废墟中掩盖了许多遇难者的遗体,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蛇眼”的帮助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发现了5具遇难者的遗体。

  记者想起了2003年12月29日,伊朗巴姆。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对一座居民楼展开搜救行动。这是一座六层楼房,在6.8级强烈地震中呈肉饼状倒塌,现场风特别大,尘土到处飞扬,人工搜索和犬搜索都不能发挥作用。

  “当时我们采用了俗称蛇眼的光学生命探测仪进行搜索。这种仪器是根据光学原理研制而成的,它配备有一个自动旋转的鸡蛋大的探头,用光缆与主机相连,可以深入废墟内部30米。在主机上可以控制探头方向旋转搜索,并将搜索到的情况通过光缆传送到主机的视频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观察废墟中的状况,确定建筑内幸存者或者遇难者的位置和状态。”袁本航介绍说。

  在现场,队员们根据居民楼的结构,首先判断出卧室的位置,然后用凿破设备在楼板上凿出一个小孔,将“蛇眼”放进去,房间中的情况就在主机屏幕上显示出来。队员们旋转“蛇眼”的方向,很快就搜索到一具遇难者的遗体。用这种方法,救援队在这一区域共发现了5名遇难者的遗体。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3日 第十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