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 困难重重(关注)(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6: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记者 刘毅摄 本报记者 刘毅 记者最近随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赴淮河流域采访时发现:河南杞县菊花味精厂、安徽灵璧县轻工造纸厂等企业顶风作案,违法排污。 “其实,这已不是什么新闻———违法排污屡禁不止和污染反弹时有发生,已成为近年来环保工作的两大怪现象。”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地方保护严重、企业违法成本太低等因素,导致环境执法非常困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GDP是硬指标,环保是软指标 一个月中的大部分时间被定为“企业清静日”,环保部门到企业检查必须上报计划提前“预约”,污染大户挂上“重点保护企业”的牌子……这样的“土政策”,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淮河流域等经济落后地区屡见不鲜。 “这些‘土政策’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突出体现。往往名为保护发展,实为保护污染,限制、阻挠环境执法。”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环保部门共清理这样的‘土政策’200多件。”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影响环境执法的根本因素就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GDP是硬指标,环境是软指标、没指标。”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应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包庇、纵容污染的现象却屡屡发生。某县领导私下里告诉记者,他对环保部门的要求很简单:“无过便是功”,只要不出现大的污染事故就行。 法律法规太软,“企业无赖,环保无奈” 环境执法人员近年来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尴尬:有的大型企业治污设施每天运行费用就在10万元左右,企业宁愿交些罚款,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 “企业违法成本实在太低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李文华说,“去年四川沱江发生特大污染事故,造成经济损失2亿多元,川化集团仅被罚款100万元,这是《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最高额度。而且事隔不久,四川仁寿县东方红纸业有限公司用暗管偷排污水,致使沱江再次受到严重污染,完全没有把环保法律法规放在眼里。” 最近,淮河流域部分企业顶风违法排污,也和违法成本低有很大关系。李文华指出,除了处罚力度小之外,环保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软肋”:规定的处罚措施不具体,操作性差,难落实,在关停企业的时候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等法律规定;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应付检查;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环保部门缺乏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手段。 法律法规偏“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无赖,环保无奈”的现象。记者发现,在去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查处的2.5万家企业中,有3000多家企业是在2003年就被查处过的“老面孔”。企业“无赖”的极端方式则是阻挠环境执法,甚至暴力抗法。据统计,去年全国发生120多起暴力抗拒环境执法案件、4000多起环境执法受阻事件。 环保体制不顺,“站得住”的“顶不住” 安徽省一家造纸厂本应停产治理,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最近检查时却发现其有明显的生产迹象。厂长后来承认说,“厂里有两条生产线一直没有停。检查组来之前,县环保局的人打了招呼:就对检查组说一直停着呢。” “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工业处副处长隋筱婵说,“一些基层环保部门不是在加强执法,而是要看地方政府脸色,对付上级检查,通风报信。” 不过,基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一肚子的“苦水”:“我们的‘位子’、‘票子’,都掌握在地方领导手里,环保工作太‘积极’了,往往会自讨没趣。”这位基层环保局工作人员还说,他们有三个不敢查:对开发区不敢查,对重点保护企业不敢查,领导不点头的不敢查。 目前,环保系统上下级之间只是工作上的指导关系,地方环保部门直接受当地政府领导。在这样的体制下,环境执法很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掣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已经成为基层环保部门一个普遍现象。 机制尚不健全 执法能力较弱 机制不健全,执法能力弱,也是造成环境执法难的重要因素。在机制方面,一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在日常执法中,还没有完全解决环保“单打独斗”的问题。二是缺乏事前监督机制。许多环境违法问题都是决策不当造成的,应加强事前防范,预防为主。三是有效的奖励机制尚未建立,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守法成本高”、竞争力下降的怪现象,打击了企业环保的积极性。此外,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的机制也不健全。 “打铁先要自身硬”,而目前环境执法的能力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装备差、监控手段落后、人员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经费难以保障。据了解,全国共有4万多名环境执法人员、3000多个环境执法机构,平均每个执法机构仅有1.4辆车、2.7台取证工具,却监管了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还要承担每年6万多件的污染事故与纠纷调查处理工作。现在全国还有300多个县没有环境执法机构,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和取证设备。 一些企业“治污”作假种种 长期关注淮河污染问题的民间环保志愿者霍岱珊介绍说,为了应付检查,一些企业在污染治理上“精心设计”、弄虚作假。其主要伎俩有: 空城计:不加药品,让治污机器空转;或者直接抽取地下水,充当处理后的污水,以躲避有关部门的检查; 地道战:修建多个排污口,各个排污口之间有暗道相连,并配有完整的控制系统,你查这个我排那个; 运动战:化整为零,用油罐车把污水拉出去,趁人不注意时排到田间沟边地头; 瞒天过海:一方面不断偷排污水,一方面在媒体上大肆宣传自己已经实现污染“零排放”,甚至还吹牛说自己是生态环保企业,环保工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声东击西:白天不排晚上排,晴天不排雨天排,检查团来前不排走后排。 (北方)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3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