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南一村支书奢华葬父 新华社内参曾揭露其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1:25 中国新闻网

  有读者报料,延津县胙城乡胙城村党支部书记吴福兴为父亲办奢华丧事,准备大摆筵席160桌。

  县城的花圈成了紧俏商品

  昨天上午10时30分,记者在延津县城的一家卖花圈的店铺旁看到,门口停有两辆黑色普通桑塔纳轿车,其中一辆轿车的后备厢里放了一簇花圈,店里的一位女老板和一位女服务员正在用绳子捆绑。记者走近一看,是七个花圈,另一辆车上的司机在一旁打电话。

  记者在花圈店铺看到,里边除了扎花圈的架子外,已经没有花圈。一会儿,女老板走进屋内,打电话的那位司机拿出100元钱让给他开发票。男店主轻声地问他:“开哪单位?”这位司机说“写成劳动局服务公司吧”,后又改口说“开成劳动局吧”。这位司机拿着发票准备走时,那位女老板问他:“听说有500桌客。”司机说:“没有那么多。”说完便走了。

  记者问女老板:“刚才那车上的花圈是往哪送的?”她说:“是往胙城老吴家送的。”记者忙说,我们也是上胙城的,想送两个花圈,没想到你们生意这么好,花圈都卖光了。她笑笑说:“这两天来买花圈的人特别多,都是往胙城送的,昨天晚上连夜扎了一些还不够用。”她说:“你要是买,30元一个,一会儿就扎好。”她见记者犹豫,又说:“送个花圈好看,人家有几百个花圈,还在乎你送的好坏?随便买个表示表示意思就行了。”

  在另一家花圈店里,男店主称可开发票,开成什么都行。当他得知记者是往胙城送的,他说他做的花圈大,气派,单位一般送这种花圈,“昨天县政协、信访局、城管办等单位都是在这儿买的花圈。”

  据他介绍,在当地,办丧事一般是由单位送花圈,如果个人关系特别好,也会送花圈,单位的每人最低还得随100元钱礼金,有的还带点鞭炮和冥纸。这位店主还说,胙城姓吴的这场丧事办得很排场,“听说从昨天就开始待客了,一连三天,县里的一些领导都去了。”

  多名县乡领导“捧场”

  胙城乡胙城村隶属于延津县,周为胙国,周公旦之第六子伯分封于此,称胙国。春秋时,称南燕国。西汉置南燕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胙城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并入延津县,1934年易称华里镇。1943年复为今名。

  这几天,历史悠久的胙城村又爆出新闻,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福兴因父亲去世大宴宾客,计划摆筵席160桌。

  延津县一位老领导无奈地说,1月10日上午,他也去吴福兴家随了礼,100元。“老吴打过电话,说让我去帮几天忙。只帮3天,帮助照顾客人。我碍于情面,就答应了。”

  这位老领导说,他本来对请客送礼的事非常反感,也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但这次对方又打电话,又送帖子(指请柬),不去是说不过去的。

  老领导告诉记者,在吴家,他认识和见到的有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耀建、县政法委书记崔云度,还有一个副县长。陪客中有很多有身份的人,有县信访局局长、还有胙城乡的党委书记赵兴田和乡长。延津县各局委基本上都有人去,河南的一个豫剧名角也到现场送了花圈。“其实,县里的领导也是出于无奈,不愿意去,又不得已。李耀建分管信访工作,而村支部书记吴福兴的三弟是县信访局副局长,吴家给他下帖子,他也掰不开面子。政法委书记的主要工作是社会稳定,与信访工作联系比较紧密。这些领导干部其实是不愿意去捧场的。”

  气派场面令人吃惊

  去“帮忙”的老领导到吴家后,感到很吃惊。场面很大,有西洋乐队,“总管(总指挥)有5个,仅执事和工作人员就有120多人。他们都是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人,不仅在当地有威望,而且有很多人还是退休的国家干部。这些总管和执事的名字被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分工明确。”

  胙城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证实,吴家办丧事确实设有5个总管,下设很多执事。总管总揽全局,众执事分工明确:有“礼桌”执事、“让客”执事、“灵前执客”、“管库房”执事、“管菜”执事、“管馍”执事、“管帮忙”执事、“管乐队”执事、“管烟花礼炮”执事,仅乐队就有16人。

  这位老人说,他通过一位“总管”得知,10日是吴家待客的第一天,当天吴家共接待客人近700人,小车120多辆,仅花圈就送了220个,鞭炮200多把,收礼金5万多元,摆了近70桌筵席。

  这位老人告诉记者,吴家计划花3天时间大宴宾客,计划共摆筵席160桌。1月10日招待县城的客人,11日招待乡里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12日招待老亲旧眷。11日晚,还要举办“焰火晚会”,仅买焰火就花了1万多元。

  总管和执事120个

  昨天上午11时20分,还没到胙城街上,便听到哀乐从远方传来。记者拐进一条宽阔的沙土路,一会儿,在记者的后面缓缓地驶来一辆白色面包警车,车左侧露出半截花圈,这辆喷着“公安”字样的警车没有牌照。

  记者来到一排房子前,见两人在一个入口处向里张望,记者走近一看,宽阔的大院里,停有近30辆小车,还有几辆“红旗”、帕萨特等高档轿车。这时,仍有小车从不同方向驶向吴福兴院子前的胡同里和市场内,院子两边是两层楼房。据知情人讲,这座院子是一个蔬菜市场,每月农历逢七,这里是集市。现在,两边的房子成了吴家大摆筵席的地方,市场成了停车场。

  而吴福兴宽敞的大院正位于菜市场的后边,远远看去,记者大吃一惊,只见吴福兴的院子里,是一个高大的灵棚,周围到处是摆放的花圈,白茫茫一片,煞是壮观。这时,哀乐响起,来宾有组织地在灵前鞠躬。周围一位群众见记者感叹,他说:“今天的小车少多了,来客中,除了一小部分是县城一些单位的客人外,大部分是乡政府、乡直机关和各村的客人,听说今天计划100桌,实际待了60多桌,明天是他的亲戚们和本村的人。”他还说,那么多人都来了,村上的谁不去随礼?

  为了近距离见证丧事的奢华,记者从蔬菜市场左侧的胡同来到一个大棚旁,这是搭设的灵堂,十几人正吹奏哀乐,院子里摆满了花圈,灵堂后几个披麻戴孝的男子正在叠放大堆的冥纸,灵堂前很多人正在“执事”的组织下行鞠躬礼,场面宏大。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吴福兴家的胡同旁,这里更是热闹,近200米长的胡同两侧,停有近20辆小车,一位身穿军大衣的中年男子见有挂外地牌照的车驶来,忙跑来指挥车辆,接待客人。花圈一直摆到吴福兴的门外。

  昨天下午6时,知情人告诉记者,10日,吴福兴家待客70桌,收礼金5万元;11日,待客60多桌,收礼金3万多元。12日是最后一天,吴家的悼念活动也将达到高潮。

  是联防队还是“家丁”?

  村民们说,有陌生人进入丧宴附近,就会有联防队员的跟踪。这几天,胙城村支部书记吴福兴把联防队员全用上了,并在他家周围布置了许多岗哨。

  胙城乡一位乡干部列举了胙城村支部书记吴福兴3条“不满意”:

  一是吴福兴不懂法。他没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就“罢免”了一位村民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二是搬迁村小学。把村小学往西搬150米,要建城隍庙旅游点,劳民伤财。

  三是村里的联防队像是吴福兴的“家丁”。联防队员中,起码有两个人进过监狱,逢年过节,或者遇到办红白喜事,他们轮流给吴福兴家站岗。

  是村支书还是“土皇帝”?

  早在吴福兴为父亲的丧事大操大办之前,延津县胙城乡胙城村群众就多次向上级反映吴的问题,新华社《河南内参》也揭露过吴的问题,但他不仅没有受到处理,而且由副支书升为支书。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又有群众反映他的问题。

  群众反映说,胙城村地处黄河故道中心地带,共有3600多口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是胙城乡党委、政府所在地。党和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层层防风固沙林带。吴福兴自2000年10月任副支书,主持村支部工作后,没有向林业部门办理采伐手续,大肆伐林、出卖村子周围的树木,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砍伐大树及幼树500多棵,合计约100多立方米。群众举报后,胙城乡党委、政府调查认定严重违反了《森林法》,县林业部门建议司法机关予以批捕,但不知为何,吴福兴并没有受到法律追究。

  群众说,吴福兴为了广开财源,2001年初强行把本是胙城乡政府筹建的集贸市场从集镇搬迁到村内不临大街的70多亩地上,其中强占群众耕地30多亩。并依此向个体经营户收取各种费用,而不准乡工商所、地税所等工作人员进入。胙城乡地税所所长和地税所5名工作人员进集贸市场收税,遭到吴福兴组织的十几名村治安联防队员的围攻、殴打、拘禁达1个多小时。从此,乡地税所再也不敢进入集贸市场收税,造成每年胙城乡税款流失3万元。

  有资料表明,前两年,吴福兴以农网改造资金短缺为由,利用村治安联防队,以停电,封门等相威胁,向乡粮管所、信用社、营业所、供销社、卫生院、交通监理站、食品站、石油公司加油站等单位敛钱,高的要三四万元,低的要三四千元。交通监理站因不愿出资被迫搬到相邻的石婆固乡,食品站因无钱出资,大门被封。胙城乡卫生院交钱不够,被停电一个多月。吴福兴还规定,凡是胙城村地盘的各机关单位,搞建筑和施工,一律要向他交管理费,标准是建设项目的百分之五,否则不准开工。

  该村村民反映,因吴福兴不想让张学知等19户村民承包村里的45亩耕地,2001年6月13日凌晨1点多,吴福兴既不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也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就指使个别村干部,将群众的几十亩庄稼犁掉。然而就在当月,吴福兴却被胙城乡党委任命为正支书。

  干部群众不断上访,反映吴福兴的劣行,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求由信访办牵头组成调查组,调查认为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吴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扬言:“你们别在延津、新乡告我,有本事到北京告我,我奉陪到底!谁告我,看我将来咋治他!”那么,吴福兴是如何进入干部队伍的呢?据乡村干部群众反映,他当支书前是本村农民,承包过乡五金厂,干过业务员,手里有几个钱。2000年10月原乡党委书记马福洲突然到胙城村委,宣布吴福兴为该村副支书,主持村支部工作。

  据称其曾动用联防队员在村内布控

  1月10日下午6时,为了掌握真实翔实的情况,一直到凌晨1点,记者仍顶着风寒等候知情人,终于把当天的情况摸清。知情人一再提醒记者,吴家在当地很有背景,为办好这场丧事,他家还动用了十几位联防队员在村里进行布控,对一些群众还进行监视。参加悼念的人很多,稍有不甚,记者身份一旦暴露,那麻烦肯定不小。

  群众们还说,他们之所以求助于河南商报一家,是因为商报的“社会责任心铸成公信力”的全新办报理念,深深感染了他们,他们相信记者。为了顺利完成这次采访,我们制订了几套应急方案,人员进行了分工,进入现场后,我们商定,每隔10分钟互相打一次电话,车不熄火,司机随时准备着,在他们的配合下,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次采访。

  【来源:河南报业网-河南商报;作者:李万卿、王世伟、殷晓章】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