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惠更斯"约会土卫六 "上海眼"凝望作见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3:34 东方网

  东方网1月13日消息:明天,当“惠更斯”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到土卫六的表面,瞪大“眼睛”四处“端详”的时候,将有十几双来自地球的“眼睛”———射电望远镜,全程监测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其中就包括位于上海东佘山的25米射电望远镜。专家说,这就好像地面雷达跟踪飞机航行过程一样,“上海眼”将负有为“惠更斯”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同样是“眼睛”,探测器和射电望远镜的“视野”完全不同。

  “惠更斯”:争取揭开生命之迷

  天体物理专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院傅承启介绍说,作为“卡西尼—惠更斯”号的子探测器,“惠更斯”自从与“卡西尼号”成功分离后,就直奔土卫六去“单独约会”。土星有好多颗卫星,人类之所以对土卫六如此关注,是因为根据地面研究和空间拍回来的照片,科学家觉得土卫六很像40多亿年以前的地球,甚至称之为“地球的摇篮”

  认识了土卫六,就等于认识了地球的早期。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和卫星中,只有土卫六才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其大气压相当1.5个地球大气压。据目前所知,它是唯一表面有甲烷的固体星球,科学家因此怀疑有生物“住”在上面。但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土卫六上不可能有生命,理由是其环境温度接近零下180℃。所以,此次“惠更斯”要探测的对象有很多,包括大气层的化学组成、地表结构、风速风向等等,但最成功的结局莫过于解开土卫六上有没有生命的这个谜了。

  登陆时,“惠更斯”将打开巨型降落伞,用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缓慢降落在土卫六表面。悬念随之而来———如果登陆在较坚硬的地表,“惠更斯”有望抓紧最后半小时展开对土卫六表面的探测,直到电池耗尽,它也就“功成身退”了;如果“不幸”跌入甲烷和乙烷的“汪洋”之中,造成短路,“惠更斯”的“一生”就将留下一个遗憾的句号。

  “上海眼”:精确定位卫星轨道

  和“惠更斯”携带的观测设备完全不同,由全球十几台射电望远镜的联合观测,焦点不是土卫六而是“惠更斯”。看看它有没有在预定轨道上“乖乖”地运行,偏差了多少,很多双“眼睛”的“观感”汇总后,指挥部才能对“惠更斯”发出调正下一步的整指令。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告诉记者,空中有很多发射无线电波的天体,而单个的射电望远镜是通过接受无线电信号来确定天体位置,两个及两个以上就能成像观测了。所以,射电望远镜天生就喜欢“集体作业”,而且数量越多、相隔越远、分布越均,成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论天线直径,位于东佘山的这台25米射电望远镜,在国际上还排不上号;但若论国际合作的经验,它也是“身经百战”了。在“惠更斯”进入土卫六大气层的头二三个小时内,“上海眼”是全球观测条件最好的基地之一。

  作者:董纯蕾

  (来源:新民晚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