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检系统建立农资打假工作长效机制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8:57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刘菊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近日表示,质检部门已经推出建立农资打假工作长效机制的三项措施,以扭转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尤其是化肥)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局面,切实解决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化肥坑农害农等问题。 ——强化对化肥生产企业实施的“黑名单”制度。蒲长城强调,各地要把有严重质量违法和制假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质检总局2004年就制定了农资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标准,根据各地报送的名单,经过筛选,确定公布了第一批生产有严重质量问题或假冒伪劣化肥的违法企业“黑名单”。 ——强化生产许可证制度。目前磷肥和复混肥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蒲长城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好管住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并加强发证后的监管工作。一方面要通过生产许可证年审等制度督促企业不断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保证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无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的复混肥和磷肥生产行为的查处力度,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从源头上堵住不合格复混肥和磷肥产品流入市场的渠道。 ——健全落实打假责任制。各级质检部门要落实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监管责任的落实,严肃追究许可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到位、无证查处不到位、行政执法不到位、辖区打假不到位等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