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B篇 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叫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3:50 人民网-江南时报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江苏省高校中青年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近一段时间来,江苏省高校有许多中青年高层次的人才被外地高校以优厚条件挖走,如南京某大学文学院先后有3名教授、1名讲师被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挖走,社会学系1名副教授被同济大学挖走。某大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1名著名学者被暨南大学挖走。根据记者分析,教授被挖一般有以下三个类型:

  追求高薪待遇型:如南京某高校一位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上海一所大学开出的待遇条件具体如下:年薪15万元,分三室一厅装修好的过渡房,另外还给30万元买房,并提供20万元无息买房贷款。用这位教授的话说,上海这所大学一年的工资是他在南京四五年挣的,像他这样的中青年学者考虑收入待遇的确很重要。

  事业发展型:南京一所专科层次院校的某青年教授是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因本校情况别说带博士生,连本科生都没有,只能带专科生,要想在三三三工程上一个层也没有指标,全国性学术会议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学校只准参加本系统的会,南京林业大学想引进他,并专门为引进他投入了二百万元购买设备,但因学校坚持不放而未能成功,结果该青年教授现在被上海大学挖走,被聘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人际关系型:据了解,有的人才调走是因为缺少发展空间或舒心的环境。南京一所高校的一知名教授因学术成就显著而受到嫉妒,甚至有的人以种种借口有意刁难其所带的研究生,在此情况下,外省别的高校以非常优厚的条件将其挖走。

  有关人士指出,这么多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在短期内大量流失反映出一些学校对高层次人才问题缺少足够的认识,缺少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实际关爱,同时也说明江苏省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协调机制,因为许多人才遇到的问题在本单位、本部门是无法解决的,如果省里能出面协调,在省内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予以解决,人才也就不会流失了。

  江苏高校师资调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

  从最近江苏几场高校师资招聘会上,记者发现,高校师资岗位已经成为用人大买家,一时间各类学校都在“叫渴”。仅其中一场招聘会上,就有8000个岗位是高校提供的师资岗位。这样密集的大规模招聘师资的现象在以往是很罕见的,江苏高校师资为何突然如此短缺?

  根据江苏省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料,截至2002年年底,全省普通高校共有专职教师4433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7%。专职教师中正高级4361人,副高级12621人,中级14370人,初级10135人,无职称2849人。分别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28%、32%、23%、7%。专职教师中年龄30岁以下14145人,31至40岁17177人,41至50岁7428人,51至60岁4250人,61至65岁1066人,65岁以上270人,分别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2%、38.7%、16.7%、9.6%、2.4%、0.6%。江苏42所本科院校共有专职教师33690人,兼聘教师1400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8%、12%。

  这几年高校发展非常快,对师资的补充提出了新的要求,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一位史姓的负责人说,这两年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有关规定,师生比应该在1比16到1比17之间,对老师数量提出了一定要求。此外,与前几年基础科老师需求量大不同的是,一些基础科目学生扩招已经接近饱和,现在大部分学校需求老师的专业主要是一些新兴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考虑到以后搞科研、承建有关项目的需要,现在招聘的大都是博士以及教授级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教学评估也对职称人员的数量提出了要求,目前省内不少高校普遍缺乏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以及像小语种等紧缺专业的教师人才,招聘起来难度相当大。“江苏师资是存在缺口,但并不像所说的那么严重。现在缺的其实是两头:一头是各大高校新增师资定位高拒绝了大量人才,另一头是边远及贫困地区常年缺乏师资,教育资源地区间的不均衡正在加剧。”江苏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蒋晨阳老师告诉记者,相对于大中城市学校门槛日益增高,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学校却连普通师资都存在短缺问题,甚至相当严重。师资招聘市场流传着一句话:“西军东进、徽军南下”。意思是西北的师范学生到东部地区任教,安徽的学生到苏北、苏中等地任教。在南京举办的招聘会上,苏北各类高校连续参加招聘会却始终招不到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江苏教育部门相关人士指出,江苏高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年龄老化,尤其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2.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比例低,因受政策、编制、资金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人才引进困难重重。3.高校在教师职务聘任、人才交流等方面缺乏自主权,体制、政策方面干扰因素较多。4.因经费原因,师资培养、培训规划难以落实。

  《江南时报》 (2005年01月14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