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关注)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8: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工业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时,劳动力转移程度达到50%的水平。目前我国工业在GDP的比重已达到50%,但全国劳动力转移率只达到30%。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障碍: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民在城市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只能靠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勉强维护生计。现存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利于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本高,且缺乏失业、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造成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和劳务收入的极不稳定。 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抓好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力量编写农民工培训教材。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对农民工进行定向培训;建议中央尽快建立一批覆盖到乡镇一级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及时、方便、准确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专网,制定并完善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反馈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改革农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往往既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乏从事农业劳动的基本技能。建议完善我国农村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要加大农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农村青年的科教兴农和自主创业能力。 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制度,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民工子女开放。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民工对住房、学校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 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发展民营企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广开门路。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发展中小企业,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近转移的渠道。 废除户籍行政审批制,逐步建立“先迁移后登记”的户口管理制度。建议全面放开县城及以下城镇户口,实现身份证登记入户制度;对县城以上城市,可在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设立第三种户口———进城农民户口。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4日 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