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撞击彗星 首度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9:02 解放日报

  本报驻美记者敖军纽约专电

  撞击彗星,飞船已经升空。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2时47分,美国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成功升空。35分钟后,探测器脱离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深度撞击”探测器已经展开并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目前正进入安全模式,等待发射控制中心下一步的指令,探测器工作一切正常。

  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任务:撞击彗星,踏出了第一步。

  按原定计划,今年7月4日,经过4.31亿公里旅行后,“深度撞击”号飞船将接近“坦普尔1号”彗星,并发射一颗372千克的铜球撞击彗核。

  是“拯救地球”的演习?还是“寻找生命”的实验?人类的首次出击将给我们带来什么?记者一探其中奥秘。

  为何选择这颗星?

  昨晚11点,记者终于接通大洋彼岸,美国宇航局公共事务处。

  9小时过去,此刻“深度撞击”号正在做什么?发言人德洛丽丝告诉记者:“寂寞的太空漫步。这艘带着铜球的飞船将按科学家研究设定的旅程,一直走4.31亿公里,直到7月4日那天,向擦肩而过的‘坦普尔1号’射出铜球,以留下一个方圆约90米、约14层楼深的大坑。”

  7月4日,时间何以如此确切?德洛丽丝告诉记者:“这点无可置疑,因为我们的科学家事前反复计算过。要知道,为了确保撞击无误,设计师们对飞船的软、硬件系统都测试核查过多遍,为此飞行计划还曾两度延迟,但3.3亿美元的费用并没超出预算。”

  天空中有很多彗星,为何选择“坦普尔1号”?德洛丽丝的答复是:这颗彗星周期稳定,易于飞船接近。而且,它已经穿过太阳系内部千万次,其外层覆盖物的发展变化很有科研价值。另外,目前科学家对它仍所知甚少,仅仅知道它表面覆盖着冰和岩石,长约14.4公里,宽约4.8公里,但表面是硬是软、长成什么形状、彗核内部是什么物质都不知道。选择它,深度撞击才更有意义。

  深度撞击,恰好与1998年的灾难影片同名,是否暗示灾难可能爆发?德洛丽丝连连否认:“不,我们的命名绝对在先。虽然项目从1999年开始,但科学家的研究早已开始,也许还是影片盗用我们的名字呢。”

  此前,美国有科学家计算,实验撞毁“坦普尔1号”的概率是3%。德洛丽丝认为这有些荒唐,“撞击几乎不可能使彗星偏离其运行轨道,更不可能摧毁彗星。撞击那天,‘坦普尔1号’远在地球1.32亿公里以外,其碎片也绝不可能撞上地球。”

  当撞击发生时,“深度撞击”号将在500公里外的轨道拍摄撞击画面,并搜集有关数据,目前正在太空运行的哈勃望远镜以及全球各地的大型天文台也将对这次太空试验展开联合观测。

  飞船上天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深度碰撞计划”网站上曾发出邀请,任何人想让自己的名字随飞船一起飞往“坦普尔1号”进行大碰撞,只需登陆网站签名,其名就会被刻上一张特殊的光碟,随飞船一起飞往彗星。这张光碟上已有多少签名了?

  “百万有余。”德洛丽丝笑着说,“虽然这张光碟无疑将在撞击中消亡,但这是一个永留太空的美好的时刻,也是普通人参与一场庞大太空计划的最好机会。撞击那天,如果天气好,不用望远镜,肉眼也都能观察到这场壮观的‘太空焰火秀’。”

  生命起源靠彗星?

  我们从哪来?生命从哪来?

  已经出发的“深度撞击”号和即将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有一个共同任务:寻找生命起源之谜。

  彗星可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吗?

  这要从什么是彗星说起。在古汉语中,“彗”是扫帚的意思。彗星俗语称为扫帚星,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告诉记者,中国古人一直相信,彗星是反常天像,是坏事的预兆:“彗出北斗,兵大起;彗在三合,君害臣。”而在西方,早期的科学家认为彗星生活在大气层里,直到16世纪末的第谷证明,彗星是生存在大气层外行星空间的天体。

  17世纪,牛顿证实了彗星的运行轨道跟行星一样,也是围绕太阳的椭圆形。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还认为:地球上的海洋源自彗星;生命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彗星物质降落在我们的行星上。甚至,“我们的灵魂也来自彗星。”

  本世纪,人类终于得以接近彗星。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马月华告诉记者,1978年,美国发射了一个空间飞船,于1985年9月穿过了一颗彗星的彗尾。1985年,欧洲航天局发射了乔托飞船,第一次近距离地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彗核。1992年该飞船成功地飞抵一颗彗星,用多种实验设备对那颗彗星进行了两周近距离观测,得到许多宝贵资料。

  这些探测告诉人们,彗星核的表面是由凝结成冰的水加上干冰、尘埃、氨和岩石混杂而成。而水,正是生命产生的必然条件之一。

  令科学家相信彗星与生命起源有关的另一个理由是彗星的古老。人们发现,太阳系最外层,行星以外的黑暗空间里,有一个亿万彗核组成的巨大球云。少数彗星受到行星引力的干扰,才离开了原有的轨道,进入地球所在的内太阳系。因此彗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太阳系边缘的深度冷藏区度过的,如同被保存在巨大的冰箱之中。构成彗星的物质,应该保持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初始状态。

  今年1月,美国“星尘”飞船穿过“怀尔德-2”彗星彗尾,科学家借助光谱仪发现了一类称为PQQ的辅酶,这类物质是生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存在于除了古细菌外的所有生物中,此前人类无法解释,地球上是如何产生这种辅酶的。现在,这样的猜想很自然:它是随着彗星尘埃在几十亿年前抵达地球,从而促成了生命的诞生。

  中科大教授程福臻认为,要想证明是彗星给地球带来生命,除了水、辅酶之外,还需要收集更多的样本证据。如果这次“深度撞击”成功,能从坦普尔-1号彗星上搜集到一些有机分子的样本,那将为“彗星可能是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的新佐证。

  假如彗星撞地球?

  这一次人类的出发,其实早在7年前就已经在银幕上演过了。

  1998年美国大片《世界末日》,演的就是地球为应对小行星撞击危险,派出打井工人,在小行星的表面钻孔放入核弹,在其撞上地球前引爆,让它裂成两半,分别掠过地球。

  同年另一部美国大片《彗星撞地球》,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它的英文原名,就是昨日美国所发飞船的名称:“深度撞击”。

  彗星之忧,深深根植人类心灵。不光虚拟的影片,也不光人口相传的那句“扫帚星”,1910年的美国旧金山,人们就因哈雷彗星的回归,“许多人嗅到氰的强烈味道”,便纷纷举行“彗星晚会”,要在全球遭到气污染的末日前尽情享乐一番,匪夷所思的还有,不仅企业家们迅疾发明出了“抗彗药”,当地《纪事报》竟还赫然刊登了这样一条标题:“彗星来临,丈夫自新”!

  人类是在杞人忧天吗?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介绍,众多的科学家相信,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就是由一颗直径大于10公里的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触发的。“当时是先有一个理论,发现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存在大量的铱元素,而这种元素多在太空存在,因此就认为可能是行星撞击留下的。”

  这个一度被视为“奇谈怪论”的预想,不久就得到印证:墨西哥湾附近海洋下,勘探出一个大小和地质年代完全吻合的撞击坑。

  “其实亿万年来,已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情。”朱馆长说,科学家们用许多方法,如根据月球上陨石坑的分布大小,推测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大致频率,基本上一两百年就会有一次。

  最近的一次,要算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那天清晨,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漠的上空,猛然炸开一团比太阳还更耀眼的火球,强大的冲击波与高温大火,摧毁了周边2000平方公里的古老森林。研究表明,这就是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产生的后果,而如果这颗小行星再晚4小时落下,就很可能击中圣彼得堡!

  1994年的“彗木相撞”,给了人们一次远距离“看戏”的机会。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马月华说,那一下就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震动。彗星在木星上撞出4个直径几万公里的大坑。如果这样的撞击发生在地球,文明必然毁灭。

  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要导致全球毁灭的撞击,需要1公里以上直径星体的撞击。”而就在去年圣诞节前夕,天文学家突然发现,一颗直径为400米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飞来。几天后,初步计算结果显示,24年后,它将有1/300的几率撞上地球,没几天,几率又上升到1/60、1/45……幸好,新年元旦前一天,美国宇航局出面宣布:几率仅为1/71000。但这一次过去了,下一次呢?

  朱进馆长介绍,在目前所有人类已监测到的小行星中,最清楚确定的,是在700多年后,将有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几率是1/300。

  未雨绸缪,一些科学家已经给对地球有威胁的天体编了号,对它们逐一进行研究。在中国,名列世界第五的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已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基地顺利安装。这架望远镜投入工作后,就可进行近地天体的探测发现,在国际近地天体联测网中为预防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做出贡献。

  星空浩渺,宇宙无边。为我们的行星建立有效的防卫系统,这项空前伟大而浩繁的工程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努力。

  但愿昨天人类的这一次首度出发,终将引领人类走向携手。

  本报记者林环 郭泉真 尤莼洁 安徽日报记者吴永红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