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均救助600人 中国救援队队长:科学救援是生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10:50 新华网
日均救助600人中国救援队队长:科学救援是生命(图)
在赶往灾区的飞机上,郑静晨在做动员。赵亚辉摄

  “我们到灾区去,是要尽可能多帮助伤病员,这一点我们做到了……”1月13日,刚刚从印尼班达亚齐灾区回到北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郑静晨平静地对记者坦言。

  “救援就是要争分夺秒,急灾民之所急。”

  去年12月30日,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郑静晨回国还不到20个小时,就踏上了前往印尼重灾区的飞机。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从医经历、在急救医学领域有着很深造诣的医学专家,作为此次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长和首席医疗官,他的责任就是让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区迅速而有效地展开医疗救助。

  “救援就是要争分夺秒,急灾民之所急。”

  郑静晨说:“与以往医疗救援不同的是,外伤的病人除了挤压、擦伤等原因,伤口又被海水浸泡,加之高温,又没得到及时治疗,大多感染化脓,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展开医疗救助。”

  在他的指挥下,在随后12天中,中国国际救援队中的16名医护人员被分成4个小组,在班达亚齐灾区中全面展开医疗救助。到第一批队员回国时,救助7000多名灾民,日均超过600人。

  “国际救援中的医疗救助,没有标准化不行”

  46岁的郑静晨曾是一名肿瘤医学专家。2000年,时任武警总医院副院长的他参与筹建中国国际救援队,负责医疗分队的组建工作。

  在训练和实践中,他感到“要在国际救援中有效地实施医疗救助,没有标准化不行。”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国际救援在医疗方面应具备四项主要功能:一是要能够保障救援队本身的健康安全;二是对灾难中的受伤者进行救治;三是对灾民进行巡诊;四是帮助当地的医院恢复重建。

  经过刻苦钻研,他主编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培训教材《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主持完成了“高科技条件下武警部队卫勤建设新模式及应用系列研究”等项目,获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

  “紧急救援行动,必须讲科学”

  “只有科学实施救援,才能更有效率。”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和郑静晨的一贯理念。在此次赴印尼展开救援的行动中,科学救援的理念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灾难的特点是地震引发海啸,大量人员伤亡,幸存者很少。对此,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组队时就明确提出以医疗救助为主的方针。到达灾区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能力是最强的,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赞誉。

  “在赶赴印尼灾区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情况,带上了雨衣、雨靴、蚊帐、花露水和清凉油。”郑静晨说,“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对于顺利展开救援至关重要”。

  “在紧急救援行动中,必须要讲科学、依靠科技。”在郑静晨看来,科技水平和科技装备是救援队重要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救援技术是下一步的重要使命。因为灾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当今救援医学仍然是个挑战,只有融合现代搜索、营救、通讯、运输、安全管理、新闻管理等众多知识,使救援的专业性、技术性日益提高,才能实施现代化救援。(记者赵亚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