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创业者,九成是年轻人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06:14 中国青年报 |
邓稼先,34岁;朱光亚,34岁;周光召,32岁;欧阳宇,31岁……这些后来成为中国核工业栋梁的功臣,加入核工业时都不过30岁出头。据统计,中国在1960年从事核工业的10万人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68%,26~35岁者占25.5%,两项之和超过九成。正是这群年轻人,在中国核工业几乎完全空白的情况下挑起了大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核科技人员只有10来个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原子能研究所前身)成立一年后,也仅聚集了30多人。1955年1月,当中央作出创建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时,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人才。 为解决人才难题,当时国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继续吸收在国外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二是抽调一批专业相近、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改行加入核科学研究;三是让一批大学生改学核科学与核工程专业,充实核工业研究力量。这些年轻人加上近代物理所的研究人员,构成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初期的科技队伍。 朱光亚,从美国留学回国时,给在美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周光召,当时在苏联留学,得知中国要建设核工业时,夜不成眠,主动请缨。 1958年初秋的一天,人称“娃娃博士”的邓稼先走进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办公室。他和战友们仅凭两架手摇计算机和古老的算盘进行浩繁的理论运算,最终解决了原子弹结构和轰爆物理方面的全部理论计算。 为了那些关键数据,邓稼先等演算的稿纸就装了几十麻袋,堆满了一间仓库。当时的手摇计算机,速度很慢,但这样的机器也没有几台。为了争取时间,研究人员就三班倒,不让机器停下来。 当时生产核部件的“404厂”,有一个“三人小组”。祝麟芳、张同星、王清辉,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负责铀的冶金工作。当时铸锭中出现了气泡,前后几十炉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祝麟芳在现场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晕倒在工作现场。最后,“三人小组”终于解决了气泡问题。 这些年轻的科技人员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核工业各部门的科技领导骨干和卓有成就的科技专家。据不完全统计,有70多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为本专题采访写作提供了大量帮助,谨致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