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作家莫言寄言贫困生:贫困有时是成功的催化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08:36 新华网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回家

  作家莫言捐赠500元,寄言贫困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作家莫言寄言贫困生:贫困有时是成功的催化剂(图)
作家莫言寄言贫困生,贫困有时是成功的催化剂。本报记者陈杰摄

  对话动机

  由本报及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活动昨日期满5天,引起各界关注。昨日著名作家莫言捐献500元委托本报交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希望贫困大学生能顺利回家过年。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莫言亲身经历了60年代的三年饥荒,自言曾受贫困的困扰二十年。莫言如何理解贫困?如何看待当代的贫困生?记者昨日专访了莫言。

  对话人物

  莫言,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代即遭遇50年代末期农村社会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1976年2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81年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此后蜚声中国文坛。

  贫困的体验令我至今心有余悸

  新京报:您对贫困经历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莫言:对我来说,谈富贵很困难,但是谈贫困很容易。我出生于50年代,那个时代出生的人没有“贫困”经验的非常少。三年饥荒里中国农村贫困到何种程度,即使贫困的大学生、中学生也无法想象。每当提起这种与死亡形影相随的贫困我就心有余悸。

  新京报:这种对于贫困的极端体验对你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莫言:现在让我特别痛心的是,在城市里甚至是乡村里,宴席上简直就是酒山如海,铺张浪费的程度令人发指。所以我一般不想去聚会吃饭,到了那里就老想多吃一点,怕被扔掉浪费。你想,这些被暴殄的食物用来支援贫困的大学生多好呀。

  新京报:你经历了多长贫困时期?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会如何选择?

  莫言: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宁愿选择丰衣足食的童年生活。

  新京报:贫困实际上也影响了你的生活道路?

  莫言:没有因为贫穷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也是我最后成为作家的原因吧。

  贫困有时是成功的催化剂

  新京报:在你这么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是否塑造过贫困生的人物形象?

  莫言:原来确实写过关于贫困生的体裁,题目叫《欢乐》。描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贫困高中生考学的经历,他的母亲到处乞讨帮他攒学费,这个学生本来就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同时四次高考都未能考中大学,最后就选择了自杀,这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

  新京报:为什么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名为《欢乐》却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莫言:这是一种反讽,我也能理解当时这个孩子所处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惟一的一条路就是考大学,结果走上了毁灭的道路,这个人物表面上是写高中生的悲剧经历,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展示。

  新京报:贫困实际上也会带来心理问题。

  莫言:“贫困”在现代社会确实会造成大学生自尊心受损,这时候需要一种理想作为动力,通过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心理落差,我希望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不要停留在“为国家做贡献”这种大而空的教育上,应该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大学生的贫困不见得是件坏事,开着豪华轿车上学的孩子多半难成大器。贫穷有时也是成功的催化剂。

  贫困生的痛苦我们难以体验

  新京报:你所经历的苦难和当代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有无相似之处?对他们有无启发?

  莫言:这是个很难比较的问题。如果从纵向的历史角度来看,我对他们的贫困并没有太多惊讶,他们今天的生活还是相对幸福的,我们那个时候有馒头可捡都算很幸福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从横向的角度来比较,贫困生去捡馒头吃,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和周围较富裕的同学相比较,他们灵魂深处的痛苦是我们不太好体验的,目前这个时候能有捡馒头的勇气是很让人钦佩的。

  新京报:作为一个曾经经历苦难的人,你觉得贫困大学生对贫困应持何种心态?

  莫言:我一直认为“寒门出英才”,把贫困当成耻辱是一个误区,贫困是可以改变的,在贫困的生活下能考上大学就是强者,反而是值得骄傲的。与我们相比,他们的前途广阔的多。

  新京报:我们了解到,你五年级时曾经辍学,这段经历对你有何影响?如果贫困生也因贫困而辍学又会对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莫言:五年级的辍学对我影响很大,人是群体动物,那时我就像被甩出了某个群体一样,非常痛苦,但同时这段经历又密切了我与大自然的关系,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变成了一笔精神财富。

  如果现在的大学生会因贫困辍学,那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但是目前国家都在帮助他们解决学费的问题,情况会逐渐好转起来的。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回家团聚

  新京报:你为何要捐助贫困大学生回家过年?

  莫:从你们报上我看了一些大学生的例子,感到也不能老是用我们那时候的想法来要求现在的孩子。回家过年在孩子心中,是件大事。

  新京报:你对“家”怎么理解?对贫寒学子回家过年怎么看?

  莫言:家是维持社会安定与和谐幸福的细胞和力量,它不仅是个物质单元,对很多人来说,一年下来与家人团聚是个精神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这个权利。帮助他们回家,也有助于唤起一种家庭观念。但是我同时认为,贫困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留下打工,这也同样值得鼓励。

  新京报:您认为,捐助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所捐助的人对你没有任何回报,你会怎么想?

  莫言:作为真正的捐助都是先被感动再捐助的,捐助后就应该立刻忘掉这个事情,心态应该更洒脱一些,即使受捐助者没有什么回报,那也不表示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因为人们都可以很直接很激烈地面对仇人,但不一定能非常自然地面对恩人,犹其是在他们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还有很多难处的时候。

  新京报:你对贫困生还有哪些建议?

  莫:希望他们能够自强不息的奋斗,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获得幸福,但对物质要求不要太高。

  捐款情况

  在日留学生致电捐助贫困大学生

  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活动捐款已近20万

  本报讯 昨天,本报发起的“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活动进入第五天,捐助热线当天接到100余来电。

  截至昨晚8时整,中国扶贫基金会收到捐款4.2万余元,五天来捐助总额达到19万余元。昨天的捐助者中既有身在日本的留学生,也有六岁的孩子。

  “我想捐助她一直到毕业”

  “我是在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冈山县的一所学院,我想捐钱给黄朝清。”昨天上午,扶贫基金会接到了一个从日本打来的长途,远在日本冈山县留学的战先生告诉记者,他出国3年了,最近从网站上看到了关于贫困大学生黄朝清的报道,愿意将在日本勤工俭学赚来的钱捐给这位祖国的贫困大学生。

  “我在日本边读书边工作,薪水还不错,维持我的日常开销外,还有一些盈余。”战先生表示,之所以想把钱捐给黄朝清,是因为他在日本只看到了关于黄朝清的报道,没有看到关于其他贫困大学生的报道,“我想一直捐助她,帮助她完成学业,也就是帮人帮到底吧。”

  “听到大姐姐过年回不了家,她哭了”

  昨天上午,六岁的小姑娘王雨瑶在妈妈和姥姥的陪同下捐出了平日积攒的压岁钱500元,帮助贫困的哥哥姐姐们回家。

  “孩子不懂钱是多是少,我跟她说一个大姐姐一天只吃两块钱的饭,她根本不知道两块钱是什么概念,但是我一说他们过年回不了家,孩子一下子就趴在床上哭起来了。”王雨瑶的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报纸上登出帮助贫困学子回家的系列报道后,她就每天给女儿读报纸。

  “孩子当时问我:”姥姥,你说大哥哥大姐姐的生活怎么会是那样?’我一听外孙女问这样的问题,眼泪就流了下来,孩子也跟着流泪了。“王雨瑶的姥姥表示,带孩子来捐款也是对她的很好的教育。

  “我从清河过来给他们捐500块钱”

  65岁的退休人员王时騤先生昨天上午特意从清河的家中赶到扶贫基金会捐出了500块钱。“我家里订了报纸,一看到那些大学生过那样苦的生活,而且还有不少女孩子,就想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帮他们。”

  王老先生说,“其实我想一直帮助一个学生,直到他大学毕业,当年我在清华大学读精密仪器专业,家离清华大学等高校也挺近的,要是有学生希望得到帮助,我还可以跟他们探讨探讨专业课程。”

  回访贫困生

  “我”并非个人,是个群体

  陈凤仙称希望有关自己的报道引起对贫困生群体的关注

  “其实我从没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困难,不是那么苦,但是那天看了报纸上对自己的报道,我自己都快哭了,可能是又想起了过去一些辛酸的事吧。”陈凤仙昨天告诉记者,见报当天是同学们拿着报纸告诉她,她上报纸了。

  “他们说:”大姐,你是我们的榜样!’“陈凤仙的同学很多都不了解她家里的情况,看了报纸以后才发现他们的”大姐“原来一直在面临那样的窘境。

  “因为我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嘛,所以同学们都叫我‘大姐’,同学们说他们很佩服我。”但陈凤仙也表示,她的故事见报后,不断有媒体和捐助者的电话打到宿舍里,“这阵子正考试呢,我觉得打扰了同学们复习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我’代表是一个群体,不只是我一个人。”陈凤仙表示,她希望对她的报道能够引起人们对整个贫困生群体的关注,而不是只关注她一个人。“好多好心人给我打电话要捐助我,但实际上还有好多其他的贫困生更需要帮助。”

  特别提醒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办公室捐赠热线为:62639775(6)82673885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西里36号南楼4层邮编:100086传真:(010)82628042网址:.org.cn:8000/web开户单位:中国扶贫基金会开户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账号:0380410810002

  采写:本报记者张剑锋王文香陶春梁璐佟佳熹(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