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云南花灯艺术“还戏于民”重焕生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18:19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1月15日电(记者曹滢)本周在昆明官渡古镇广场上演的花灯歌舞,吸引了数千名农村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为正在此间举行的云南省“滇剧花灯艺术周”掀起了高潮。被视为花灯艺术发祥地的官渡古镇,见证了这种曾一度“居庙堂之高”的民间艺术还戏于民,回归本色的历程。

  对此,云南省花灯团团长陈鹤龄感慨道,“艺术必须植根于人民大众,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价值,它的生命力也无法长久。”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花灯是云南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由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和民间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演变而来。上个世纪是花灯在民间最红火的时候,花灯团队在昆明遍布大街小巷。

  二十多年前,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原本以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喜剧见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开始丧失观众群。市场萎缩带来剧团的凋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云南大小花灯剧团从遍及省、市、县的近百个减少到不足十家。

  “花灯的衰落与当时的体制有一定关系。”云南省花灯团艺术总监孙晋昆认为。以云南省花灯团为例,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剧团每年只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120场演出任务,就可以衣食无忧,其中近一半演出是为接待、展演等活动而开展的。而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文艺演出还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

  新世纪初,在全国逐步推开的文化体制改革给花灯剧团带来了回归民间的意识。为适应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花灯艺术界在整理经典的同时,推陈出新,带动了创作的繁荣:新作力求改变戏剧传统叙事手法松散单调的形式,突出花灯本身浅显生动的艺术特点,塑造吸引观众眼球和体现独特价值的“卖点”。经营方面则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推出面向群众的商业演出和“送戏下乡”服务。

  花灯歌舞《云岭花灯》和小戏精品晚会就是成功的案例。编导根据城市和农村市场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完整版和小剧目两种版本,灵活的演出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云岭华灯》以较高的艺术水准在2004年云南省新剧目展演上获得业内人士盛赞。目前这两台戏的商业演出订单和下乡演出计划已经签到了2005年元宵节之后。

  与此同时,十余支群众自发的民间业余花灯队在剧场内外、街头花园活跃起来,声势渐大。久违了花灯的昆明观众又重新听见家乡戏熟悉的声腔。

  在文化产品全面走向市场之时,云南省于不久前提出将把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地方民族文化,列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由政府给予扶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从更长远的角度为类似于花灯这样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撑起一把“保护伞”,为艺术团体以“公益”的名义为人民大众服务解除了后顾之忧。

  事实上,不管外面的流行音乐如何火爆,凝聚了几百年本土文化和民众审美情趣的地方剧种,仍然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娱乐形式,关键问题在于艺术工作者是否深入地挖掘、提炼和广泛地传播。正如一位老艺人的诤言:“地方剧种的振兴,需要有扛鼎之作、有领军的‘名角’,有固定的观众群。花灯艺术的传承,还任重道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