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六百岁“绛雪”香消玉殒(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8:33 半岛都市报
六百岁“绛雪”香消玉殒(图)
  1月16日上午,市民张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称他当日带着外地朋友到崂山游览时,发现岛城家喻户晓的太清宫内的“绛雪姑娘”———六百年耐冬古树竟已香消玉殒,让本想在朋友面前炫耀本市市花的他甚是伤心,回家后他越想越遗憾,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岛城能保护好这些古树,让“绛雪”悲剧不再重演。“绛雪姑娘”香消玉殒

  张先生说,15日上午,他带着几名外地朋友一起到崂山太清宫游玩,在导游的介绍下,张先生的朋友很快便被崂山的名石、古树所吸引,可当行至三官殿时却惊异地发现,当年清代作家蒲松龄笔下的“绛雪姑娘”竟已香消玉殒,眼前只有一副枯朽的树干,让人寒心不已。张先生说,作为本市的市花,“绛雪”就像洛阳牡丹、济南荷花一样闻名全国,而像“绛雪”这样生长六百余年的耐冬更是罕见。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这些古树慎重保护起来,让这些活化石永远地记录历史,永远地活下去。凄凉景象让人痛心

  16日下午,记者赶到崂山太清宫三官殿,看到了这棵已经干枯死亡的六百年大树,没有了翠绿的树叶,也不见了往日游人争相拍照争宠的喧闹,残留的仅有干枯的树干和灌注在树干躯壳上的水泥。记者看到,失去生命的“绛雪”残干上,几道枯裂的缝隙里散发出阵阵朽烂霉味,两根枯枝被两棵水泥假树“艰难”地支撑着。在相邻的一株400余年的多瓣白花的耐冬掩映下,在寒风中倍显凄凉。“真是可惜啊!没想到几年不见,变得如此……实在可惜!”几名游客环绕在“绛雪”四周久久不肯离去,特意前来观赏的几名广东游客更是摸着“绛雪”的枯干黯然神伤。

  据当地的导游介绍,这棵“绛雪”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学名耐冬、山茶,寓意此树耐得严寒,能在皑皑白雪中开出璀璨夺目的红花。在崂山一带,家家户户都为拥有一株耐冬而感到幸运吉祥。抢救一年难留“芳容”

  据知情人介绍,两三年前的一个春天,“绛雪”突然生病,树叶枯黄,当时他们马上找到了市园林部门的专家集体会诊,可是经过近一年的抢救,还是没能够挽救回“绛雪”的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去。这位知情人介绍,“绛雪”是崂山太清宫古树的代表,虽然年龄在众多古树中并不是最长的,但因《聊斋志异·香玉》而闻名天下,成为了崂山不可缺少的观赏景观。“绛雪”死因待考证

  就此,记者采访了原崂山林业局一位从事林业工作40多年的老专家。当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半晌没说出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叹息。在平静片刻后他说,自己在1964年初次接触这位“绛雪姑娘”,并伴随着她成长至今,当时“绛雪姑娘”枝繁叶茂,繁花似锦,天好的时候,成群的喜鹊相伴,没想到几年没去,“绛雪姑娘”竟已远去……

  老专家说,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可以肯定的是这棵树并非正常死亡,至于真正的死因,还应当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会诊得出确切结论。因为《聊斋》而闻名

  据介绍,这棵耐冬是著名道士张三丰从长门岩海畔悬崖上移植而来的。在崂山民间,有许多关于耐冬的民间故事流传。清代作家蒲松龄客居崂山时,还曾以太清宫内的耐冬与牡丹为题材,写下《聊斋志异·香玉》篇,脍炙人口,像诗句“雪里开花到春晓,世间耐久孰如君”,便是此花的真实写照。

  1997年,因《聊斋志异》而闻名的“绛雪”——耐冬,被青岛市市民评选为市花,2004年又被评为崂山十大品牌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