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消费时代独特的文学景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11 南方都市报

  深度观察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

  2004年6月,我见到千夫长,刚坐下来,他便神秘地掏出一叠文稿来给我看,这就是如今享誉海内外的《城外》——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我是它的第一个读者。它短小,精致,意味深长,特别得令我惊讶。文学是我熟悉的,短信我也和它朝夕相处,然而,当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带给我的,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想像。

  我隐隐觉得,一场由文学载体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学革命正在远远地到来。

  其实我本不该对手机短信小说感到陌生。就在和千夫长见面的一个月前,我在日本的一个小茶馆,已经听东京的朋友向我谈起了短信小说这种新的文学品种,只是,当时的我并没在意。如今,当一部构思完整、制作规范的中文手机短信小说出现在我面前时,它的存在立即变得尖锐而不容质疑。它是新的文学类型?它会引发新一轮的写作热潮?它是商业入侵文学的最新样本?争论已经在所难免。很快,媒体就开始大篇幅报道这部《城外》,并将它命名为“国内首部手机短信小说”、“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从而引起了文化界的关注和讨论。当时,我由《城外》的诞生而进一步推论:拇指文化前景可观。

  现在看来,这并非什么夸张之词。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诞生的消息发布之后,不过是几周的时间,一场我所意料不到的“《城外》事件”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上蔓延。数以百计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开始报道、争论《城外》,千夫长也开始频频亮相媒体,以至于连《纽约时报》也费尽心思越洋采访他,并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不久之后,这部只有4200字篇幅的短信小说的版权,便以1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给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华友世纪通讯公司(后来,台湾勤创公司则以更高的价钱买断该小说在台湾的版权),真可谓一字值千金,引起轰动。

  华友世纪通讯公司通过手机短信将小说内容向订户传送,以每天两次、每次7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的速度连载。其他的读者也可以直接向该公司打电话进行在线接听,接听进度与手机短信的进度一样。收费和手机用户收发其他短信一样,直接从读者的手机账户中扣除。据说,《城外》的手机订户高达80万之多……

  ——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消费经验。相比于传统的文学阅读,手机短信小说在载体、受众、形式、阅读期待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既是文学的新类型,又是现代技术的产物。一边是文学的精雕细刻,一边是技术和商业的合谋,它们共同成就了消费《城外》的独特景观,也共同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学神话。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千夫长和他写作的手机短信小说《城外》,就成了2004年度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事件。

  这个事件,再一次向我们证明,文学载体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学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电脑的出现、网络的兴盛,无一不影响着文学的变化;当手机短信在今天热极一时,也适时地催生了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千夫长作为第一个写作中文短信小说的作家,的确是摸准了时代脉搏的。只是,这个新的文学类型,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学的精神品质,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汉语的美感和神韵,尚需更多的作者来共同探索。

  《城外》是一个较早的尝试。读过它的朋友,当能看出,千夫长在写作这个小说的时候,虽受字数的限制,但在他的内心,却依然张扬着一种文学的核心品质——故事、冲突、人物的命运感、精神细节的雕刻,这些,都尽可能地浓缩在了《城外》简短的篇幅里。千夫长骨子里做的还是文学梦,但他比一般作家先行一步,他找到了一种方式,使自己的写作成了可被大众消费的一道景观。

  消费是我们这个世界新的伦理。英国当代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说,消费社会是要人学会遗忘,而不是记取。“任何东西都不值得消费者长期固守,任何承诺都不值得我们死抱一生,任何需要都不应被视为得到完全满足,任何欲望都不应被看做是最终消费者的欲望……”显然,这样一些消费性的观念也在影响文学写作,而《城外》的诞生及其所引起的巨大反响,恰好诠释了文学与消费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新的文学类型的诞生?我们该如何判定文学进入消费之后的得失?《城外》引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话题。尽管它的高价卖出,多少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以至于把一个有文化意味的事件,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味浓厚的媒体风潮。但是,拨开迷雾,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种变化背后所深藏着的文学命运——消费的力量既能将文学带到更多的读者面前,也可能因此破坏文学固有的精神空间和审美个性,如何才能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这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单纯地从文学的角度来谈论《城外》,并不能解答这一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城外》真正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建构了一种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多数文学读者而言,消费与审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这样一来,文学的边界扩展了,但文学的精神也可能变异了,这究竟是文学的幸还是不幸?现在作出结论显然还为时过早。不过,中国首部手机短信小说《城外》作为文学进入新的消费领域的经典个案,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记述它的诞生、调查它的影响、阐释它的意义、分析它的前景,我以为,不仅有必要,而且还深具研究价值。

  《城外》之后,我们有可能将面临一种新的文学生态,我们准备好了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