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思的深度与告别的勇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11 南方都市报

  推荐一:《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

  刘炜茗

  (本报书评人)

  “编著”二字曾一度被滥用,沦为某些无良学者谋取职称或社会名声的工具,然而,当读到袁伟时编著的《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一书之时,我们有必要还原对此二字的尊敬:以绪论与跋、置于书中每一章之前的“编者的话”出现于书中的洋洋十万字,已然是可独立成书的宏篇大论,完全可看成是袁伟时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独立见解与深沉思考。

  事实上,开始着手编著这一本《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还是1999年的事,当时正值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却迟到五年之后的今天才正式推出,似乎略有遗憾。然而,正如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进程(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而深远,对其的整体性反思从来都是非常值得正视的课题,也许若干年之后,仍然让中国思想界无可回避。

  以五年前与一位年轻友人的长篇对谈充当《告别中世纪》一书的绪论,可以一窥袁伟时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整体性把握:发端于民国元年、后来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通常说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的,作者列举史料证明从民国元年就开始了。类似的新见一再出现,加上几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些与流行观点有别或与人论辩的意见,读来引人入胜。),其实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中,又隐约传达出狭隘民族主义抬头的信息;而新文化运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客观上又正是中国人文学者的知识缺陷、启蒙思想家的失误和制度弊端……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责难,近年来在思想界并不鲜见,有些人甚至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导思想是无政府主义,直接导致了极端思潮的泛滥和国民党专制体系的建立,其流弊还影响到几十年之后而有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浩劫。1988年,美国的林毓生教授在国内出版《中国意识的危机》,袁伟时便一再质疑他的结论和论证过程。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继承的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尊严和权利,相应的诉求是自由、民主、法治和理性”,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于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辟另一条救国道路,这们力图开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和现代国家的基本观念:自由、法治、宪政、理性……帮助中国人摆脱以三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的中世纪意识形态的束缚,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国家奠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而这些观点,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李大钊的《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等等篇章中喷薄而出,尽管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20世纪的中国可谓苦难重重屈辱不断,作为社会中神经最为敏感的知识分子群体,一直都在探索着中国的自强之路,也在追究落后的真正原因。无论是任鸿隽的《何为科学家?》,还是许德珩的《国民思想与世界潮流》,都在不约而同地在反思,“我们东方的文化,所以不及西方的所在,也是因为一个在文字上做工夫,一个在事实上做工夫的原故”。从根本上来说,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几千年的国人,无论如何,要低下头来向曾经的“蛮夷”之国学习是何其难!但“自明代以后,中国确实落后了,支配当今世界的现代性理论和制度,是西方人创立的”,完全拒绝西方主流文化优秀成果必然带来连连恶果。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会以国情特殊为借口而甘愿自我封闭。

  在新文化运动中,出现过许多个观点迥异的思想流派,他们围绕面临着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方方面面进行了广泛的大辩论。而在后代的研究者当中,指责新文化运动“未能摆脱殖民话语的诅咒和帝国霸权的控制”,袁伟时对此中暴露出来的民族主义倾向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认为,民族感情是非常复杂又最容易失控的情绪,“一个有高度责任感而又有深远眼光的知识分子或政治家,一定要冷静慎重地处理这个问题”。

  从浩如烟海的五四文献资料中遴选出“有长远价值的东西”,对任何一位学者来说都是件耗时费力的艰巨工作,更何况是年过七旬的袁伟时,但他还是编了这一本资料选,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直接与读者见面”,因为“直接读点当时发表的文献资料,比花时间去读那些三四流的八股文章,损益不啻天壤”。在学界浮躁情绪有所抬头的当今,我们的确需要提倡这种读第一手文献的踏实作风。

  图:

  《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袁伟时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55.00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