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委论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12 南方都市报

  评委论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五位终审评委、三十位推荐评委共同见证每一年度华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洪子诚:发现、推动自由创造的精神

  洪子诚,1939年4月出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已经举办两届,受到广泛关注,也取得一定影响。我能参加第三届的工作,感到很荣幸。这次评委名单的调整,我想原因之一与程文超的去世有关。程文超在北大读书时,我算是老师辈的身份。不过,在对待生命、对待工作、对待文学的态度上,他应该是我的老师。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不能再参与这一评奖工作,令人忧伤、遗憾。我过去也参加过一些文学评奖的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是奖项缺乏清晰、可信赖的标准、尺度,另一是干预过多。干预有来自“官方”的,也有来自奖项的“投资方”的。从过去两届的实践情形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较好地解决了积习甚深的这两个问题,加上由最重要的文学期刊负责人作为推荐人,从而树立了它的威信。这种威信需要继续爱护、培养。在一个嘈杂、每年涌现大量文学出版物的环境里,发现、推荐具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虽不容易,但很重要。希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发现、推动华语文学的自由创造精神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原:给文学一支强心剂

  马原,1953年生于辽宁锦州市,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2000年起居上海,任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中国文学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马原文集》(五卷),以及散文集《两个男人》、《马原散文》,话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爱的季节》,文学讲稿《虚构之刀》、《阅读大师》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已经颁发两届了,应该说有遗憾,也有欣慰。欣慰的是几位我所钦敬的同行榜上有名,也基本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遗憾的是,还有更多出色的同行没能位列其中。

  到底是大众传媒主办的奖项,反响远大于文人墨客或者专家学者搞的那些奖——只是自己热闹其实响应者寥寥。无论如何,南北两家大报交相呼应,百万以上的发行量把这个公众根本没兴趣的文学奖搅得声名大噪。我想,即使不去过高估计这个奖的价值意义,它多少还有一点强心剂的意味,给文学,也给对文学还心揣期待的人们。

  现在第三届开评在即,终审评委班子却有了变化——程文超兄因病过世(在此谨致我深恸的哀悼),陈朝华兄以媒体代表身份退出——洪子诚兄、王尧兄加盟。或许这个奖项会有新风吹入,会有新的面貌。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我经常会被问到这个奖是否还有第二届第三届或者第N届。我不能决定它是否有百年寿数,但我不愿看到它在可见的时间里发生变数。因此,当我听说南方都市报作为主办方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成立了专门的负责机构,并在经济上给予了充分保障,我非常高兴,我想,这个奖必然会顺风顺水茁壮成长。

  林建法:呈现文学写作新的可能和前景

  林建法,1950年生于福建连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编审、辽宁省文艺评论家联席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著述有《寻找精灵——文学情感及其他》、译著有《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主编有《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五部以及“新经典文库”、“新人文对话录”等几十部。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创立之初就因其鲜明的民间立场、透明的评奖程序而备受瞩目,它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原则,以“反抗遮蔽,崇尚创造,追求自由,维护公正”为宗旨,为中国的文学评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标准。

  文学评奖是文学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几年,无论是作家、批评家还是编辑,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我们都意识到,包括评奖在内的文学制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真正的作家不可能为一个奖项去写作,也不可能去为一部文学史教科书去写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奖项或文学史教科书对一个作家是可有可无的,从最小的意义上说,文学评奖即使不能提供某种标准,但也是文学生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以为,对于一个文学奖,公正是第一位的。是否公正,能不能做到公正,这是任何一个奖项都不能回避的。前两届评奖,主办方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令人佩服;其次,推荐评委由国内外30位最重要的华语文学传媒的负责人组成,他们的文学积累与经验,是评奖不可或缺的财富;其三,记名投票,当场公证,对每一个终审评委的公正性也是一个检验。

  2004年中国文学写作已经出现了新的可能和前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应当通过选择,再次呈现这样的可能和前景。

  王尧:因公正、专业、独立而无可替代

  王尧,1960年4月生。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主要学术论著有《“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文革文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当代散文史》、《迟到的批判》等。另有散文集《把吴钩看了》等。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近距离议论2004年的文坛多少有些局促。在我的印象之中,2004年的文坛似乎“事件”比“写作”更为喧闹(诸如一批1980年代作者的浮现、“茅盾文学奖”的难产、“鲁迅文学奖”大战、围绕余秋雨的口水战等)。但是,一年有一部好作品就可以了,2004年应该不止一部,我想我和评委同仁会在投票时表达各自对各类文体写作的看法。我这样说的理由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两年的运作中推选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和诗人,履行了它创立时的诺言。它能够在短时期里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文坛无可替代的奖项,完全凭藉它公正、专业、独立的品格。这一品格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象,清除了文坛沉沦的浊气并且匡正了体制内奖项的弊端。它对文学制度的重建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就自己而言,我似乎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年初获奖,到岁末厕身评委会,惶恐持续了一年。这一角色转换考验着我的品格。我一直以为,作家和批评家对重建汉语的主体性、重建当代文学制度负有责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这一奖项的宗旨和近几年的运作,让我获得了信心。我愿与评委同仁一道努力。

  谢有顺:发现被遮蔽的优秀文学

  谢有顺,1972年生于福建长汀,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真实中》、《我们并不孤单》、《话语的德性》、《身体修辞》、《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先锋就是自由》等,主编有“中国当代作家评传”等丛书多套。曾获“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等奖项。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作家。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诞生、运作和继续前行,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界的重要事件——尽管她的民间性、专业性、高额奖金以及操作方式都曾引起广泛的争议,但她对当下文学评奖秩序的冲击,却意义深远;尤其是南方都市报对文学的敬意和信守承诺的美德令人钦佩。是他们,为文学争取到了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

  就当下的中国而言,这样的空间实在是太少了。面对商业和权力的双重绞杀,能够突围出来的文学作品多半都已伤痕累累;在广州,甚至牺牲才是文学的合理命运。但这并非天经地义的。我们坚信,好的文学不会没有读者,好的文学也决不会是商业或权力所圈定的那部分,相反,那些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作品,才是文学的活力和希望所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创设,就是希冀给这些作品一个说话和出场的机会。

  创设一个新的文学奖,其真正的目的是渴望借此建立一个自由、独立、创造的交流平台,使被遮蔽的优秀文学被发现,使一部分人的艺术良知被复活。文学的自由精神是无边无际的,没有任何一个圈子能够容得下这种庞大而复杂的自由精神。文学所需要的空间,远远比我们想像的、所能给出的要大得多。所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拒绝新的圈地运动,相反,她在力图扩大这种自由空间。——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由、独立和创造是文学真正的灵魂,也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理想所在。

  大奖基本架构

  奖项和奖金

  一、年度杰出成就奖(1名,奖金10万元);

  二、年度小说家(1名,奖金2万元);

  三、年度诗人(1名,奖金2万元);

  四、年度散文家(1名,奖金2万元);

  五、年度文学评论家(1名,奖金2万元);

  六、年度最具潜力新人(1名,奖金2万元)。

  组委会名单

  主任:王春芙(南方日报集团副总编辑兼南方都市报总编辑)

  副主任:陈朝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

  李多钰(新京报副总编辑)

  终审评委名单

  洪子诚(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 原(小说家,同济大学中国文学中心教授)

  林建法(编辑家,《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

  王 尧(学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谢有顺(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 王小山

  推荐评委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叶延滨(北京,《诗刊》常务副主编)

  王保生(北京,《文学评论》副主编)

  张 陵(北京,《文艺报》副总编)

  李敬泽(北京,《人民文学》副主编)

  冯 敏(北京,《小说选刊》副主编)

  李师东(北京,《青年文学》主编)

  王 干(北京,《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章德宁(北京,《北京文学》社长)

  刘 雁(天津,《散文》主编)

  程永新(上海,《收获》副主编)

  杨斌华(《上海文学》副主编)

  徐春萍(上海,《文学报》副总编辑)

  宗仁发(长春,《作家杂志》主编)

  王剑冰(郑州,《散文选刊》主编)

  贾梦玮(南京,《钟山》副主编)

  梁 平(成都,《星星》执行主编)

  李 星(西安,《小说评论》执行主编)

  穆 涛(西安,《美文》副主编)

  何 锐(贵阳,《山花》主编)

  韩 旭(昆明,《大家》副主编)

  张燕玲(南宁,《南方文坛》主编)

  李少君(海口,《天涯》主编)

  谢望新(广州,《作品》主编)

  田 瑛(广州,《花城》执行主编)

  杨 克(广州,《中国新诗年鉴》主编)

  陶 然(香港,《香港文学》总编辑)

  黄仲鸣(香港,《作家》主编)

  封德屏(台北,《文讯》总编辑)

  王性初(美国,《美华文学》副主编)

  庄伟杰(澳大利亚,《国际华文诗人》主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