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烧不断的兴旺 记者再逛常德桥南临时市场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43 红网 |
【编者按】“12·21”,一场大火将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之一的常德桥南市场烧得一塌糊涂。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常德桥南市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数千个门面和摊位前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扛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者川流不息。桥南临时市场全面复市。 常德市和鼎城区两级政府在抓好救助工作的同时,全力搭建临时市场以求尽早复市。短时间内,他们从市场周围街道调剂出门面和摊位近1000个,统一赶制临时摊位2600个,还设法筹资1000多万元在鼎城路建起一个拥有门面1100多个的临时步行街市场,使原桥南市场的经营户大都重新获得了经营位置,服装、床上用品、小百货、鞋类、文体图书、电子产品、小家电、小五金等8大类近5000个门面、摊位都已恢复营业。当地政府还在税费政策上给予受灾经营户最大的优惠,并为他们无偿提供消防、卫生、维持秩序、调处纠纷等多方面服务。 常德桥南临时市场恢复了昔日的繁荣。1月13日上午,我们走进了桥南临时市场。 拨开一堵堵雾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桥南大圆盘处的桥南临时市场分布示意图,白底红字、绿字格外显眼。示意图处,里一层外一层已挤满了大包小包来打货的人,他们在找自己要去的地方。 看了看示意图,记者随着人流流进了暂时设在五运停车坪的临时服装市场,这里人挤人,人挨人,用熙熙攘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人群中有背着包的,有扛着包的,有提着包的,有拉着包的,他们都是来这里打货的。 一位背着满满一个大包的男子在记者的前面随着人流缓缓而行,我拍了拍他背的包,说道:“同志,我是来这里采访的记者,请问你从哪里来,这次打了多少货?……”他回过头,望了记者一眼,边走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原来,他是石门雁池乡的,名叫覃士专,在家乡做衣服鞋帽生意。这次,他和乡里10多名做生意的,一起包了一辆车来这里打“年货”,他一个人就已经打了3000多元的货。他感慨地说:“我是这里的老顾客,1月2日来过这里打过一次货。那次我本想多打点货,可只打到了几双鞋,当时我好伤心,我以为大火一烧,就彻底烧完了。前几天听人家说,桥南临时市场开张了,货物多得很。眼见为实啊,真想不到还这么热闹,还这么兴旺,这个地方真是块宝地。” “10块卖不卖?”“12块,我没赚多少。”两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一男一女正蹲在地上,围着一堆五颜六色的衣服讨价还价。见记者来了,他们暂停下来,以地为摊位的女老板把手一挥,说:“算了,11块一件。”打货的男人没做声,从地摊上拿起4件马甲塞进了他身边的一个大包里。原来这个男人是张家界桑植的,名叫切本利,是这里的老顾客,他是通过电话联系得知这里建起了临时市场后才来打货的。女老板接过钱,回答了记者的话,她告诉记者,她叫潘爱梅,是浙江温州人,在桥南市场已做了10多年的生意。她说:“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我就喜欢这里,10多年了啊,叫我怎么舍得离开,我相信这里今后仍然是个好赚钱的地方。” 缕缕墨香飘入记者的鼻孔。随着人流记者不知不觉来到了设在桥南轻纺城二楼的桥南临时文体书市。225号门面的老板听说记者来采访,急忙放下手中的盒饭,搬来凳子,热情招呼记者坐坐。他叫彭宏章,是鼎城区周家店镇人,在这里做了11年的书生意。临时市场开业后,他一下子进了10多万元的书。他说:“1月2日开业以来,生意虽然不很理想,但还是有老顾客找上门。”正和记者聊着,他的手机响了,原来是老客户打货已来到了门前。 钢棍架子、彩布棚顶的临时摊位一字溜在武陵镇大湖南路两旁整整齐齐地排开,这里是鞋类临时市场。板车、三轮车、人群,在摊位中间的行道上来来往往。4283号摊位围满了人群,记者挤进一看,原来是专门卖保暖鞋的,记者早就想一双老式布棉鞋,终于在这个摊位买到了。 几个小时逛下来,记者的感觉是:桥南临时市场的生意真红火。同记者一起逛逛的桥南市场复市指挥部工作人员莫绍新拿出一张1月12日的“桥南卸货场货物流量调查表”,记者拿着这张表算了一下,12日这天,从浙江义乌、湖南长沙、广东广州等地发往桥南市场的货物有20多卡车。他说,这还仅仅是桥南联托公司统计的数字。 中午时分,大雾被白云收去,阳光洒满桥南临时市场。(稿源:红网)(作者:胡德桂)(编辑:王重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