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纪念15岁"生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12:17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姜微 张欣1月17日报道:隆冬的严寒挡不住爱心的暖流。16日下午,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逾千名患者汇聚一堂,以一场特别的爱--上海癌症患者情系印度洋海啸灾民的主题活动,以及现场募集的1.6万余元捐款,纪念俱乐部成立15周年。

  这场由《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的活动,以为生命拔河、特殊群体、别样英雄、真情力量等四个篇章,叙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出生命的尊严和力量。骨癌患者关少波,在刚上学时就因癌症高位截肢,后又因疾病转移切除了左肺,在社会各界和俱乐部病友的关爱下,幼小的生命经受住了生死考验。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孩童成了英俊的小伙,拖着残肺断肢的关少波以优异成绩考取复旦大学,并处处将爱心奉献。在捐款现场,他以亲身经历呼唤:即使身陷逆境,也要选择抗争,选择回报。

  不要问社会给予什么,而要问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以这样的精神感召,这些遭受过病痛折磨和灾难的患者,在社会的关爱中迸发坚强,活出尊严。在俱乐部成立15周年这个属于他们的庆典时刻,也曾被死亡威胁、被灾难啃噬的人们忘却生活拮据、医药费沉重的困难,纷纷为灾民拿出微薄却沉甸甸的捐款,把真挚的爱心、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奉献。淋巴癌患者、俱乐部会长袁正平说:钱虽不多,但我们是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告诉遭受灾难的人们--我们共同悲痛于生命的脆弱,更应携起手来,为生命拔河!

  15年前由几位癌症患者发起组建的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一直沐浴着人间的春风和真情的温暖。如今,这个特殊的群体从初创时送牛奶的小棚屋,走上了社会大舞台,已成为拥有21个区级团体会员、157个依托街道社区的活动站、由8000多名患者组成的法人社团。多年来,命运多舛的癌症患者以团体的力量与病魔和消沉作战,以感受爱心、又传递爱心之举回报社会,成为上海千余家社团中唯一四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的民间组织。俱乐部不仅启发了全国76个城市建立了类似组织,而且接待了2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医患人员,成为展示上海文明和进步的一个特殊窗口。

  特别的爱深深感染了现场的观众。《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尹明华满怀激情地说:这次爱心行动在精神层面传递给印度洋海啸灾民一份特殊的关爱,一种可贵的生存力量,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社会文明的风采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慈善精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