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刘杰 何聪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图)
2004年,小岗村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周连山摄

  “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好,种粮增收能致富,让我70多岁老汉精神好得就像40多岁人啊!”利用湖边滩涂开发出1300亩良田,成了种粮大户的安徽凤阳黄湾乡老汉陈兴汉日前在自家两层小楼前高兴地对记者说。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10年倒有9年荒。”原来每逢荒年经常手摇花鼓外出讨饭的凤阳人如今不仅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而且把凤阳变成了重要的商品粮县。多种粮,让凤阳人不再为饥寒所困;种好粮,让凤阳人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讨饭到吃饱饭“大包干”让农民多种粮

  经过26年的发展,如今小岗村100余户都建了新房,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小岗村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还建起了村民图书馆阅览室和农民科技文化学校,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介绍,大包干以前,凤阳105万亩土地丰收年景的总产量在1.5亿公斤左右,养不活50多万凤阳人,“吃粮靠救济”,即使每年从外面调运几千万公斤粮食也只能让凤阳人吃个小半饱。那时的凤阳“家家住的是破草房,秋种以后就逃荒,没有牲畜人拉犁,红薯当饭菜当粮”。到1977年底,近20户人家的凤阳小岗村,人人讨过饭,全是茅草房。家家是只有一床棉被,一条裤子,来亲戚,几乎家家都要找邻居借碗。因为穷,因为饿得实在是没办法,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摁下红手印,把田包干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从饥饿到吃饱饭,凤阳人靠改革几乎是一夜间梦想成真,想尽办法多种粮成了凤阳农民的信条。从1979年到1985年,凤阳粮食总产量以1年1亿斤的速度在递增,不仅粮仓满,粮站甚至不得不请农户代为贮存。

  种粮得实惠“1号文件”让农民种好粮

  说起粮食,干了20多年粮食工作的凤阳县粮食局张武俊感慨万千,他说,进入九十年代,凤阳粮食总产量长期在5.5亿公斤左右徘徊,尤其是1998年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卖粮难一度影响到凤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小岗村现有108户人家、428人,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4亩多地。“现在不同了,种粮得补贴,粮农得实惠,祖祖辈辈没见过这样的大好事!”像陈兴汉老汉一样,优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滁州农民再次从种粮中看到了希望,他们不仅多种粮,而且争着种好粮。仅凤阳县良种覆盖率就超过95%。

  2004年粮食大丰收,凤阳县小麦总产接近2亿公斤,水稻3亿多公斤,粮食总产量接近6亿公斤。由于小麦和水稻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上涨了4角多,仅价格因素就让凤阳农民多获得1亿多元现金收入。

  调整产业结构凤阳农民走上致富路

  种粮不再为填饱肚子,种粮得实惠,凤阳人开始积极探索结构调整,调优粮食品种,谋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寻求增收致富之道。如今凤阳形成了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开始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谈到收入,60多岁的关友江老汉乐呵呵地介绍道,他家7口人,养猪和5亩葡萄就已经收获接近2万元了。

  谈到种粮,陈兴汉总有说不完的话,“前年种3600多亩,去年种了1200多亩,现在农田的基础设施完善,农具齐备了,需要投入的财力、人力少了,我就还能多种些。我有底儿,只要还是这个政策,明年肯定增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18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