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楚庄王的雄才大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9:12 光明日报

  黄朴民

  在“春秋五霸”中,若论功业之巨、霸权之盛,非楚庄王莫属。他在位23年,大刀阔斧平息内乱,锐意进取拓疆开土,伐郑服宋号令天下,大破晋师执掌霸权,陈兵周疆问鼎轻重,俨然是一代旷世霸主。早在即位之初,他就发出令所有对手心惊肉跳的誓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历史证明,这不是他心血来潮时的梦呓,而是雄才大略驱动下的心声。

  楚庄王能成为春秋霸主第一人,最重要的条件是他具备雄才大略。在诸多春秋霸主中,齐桓公是有大略而无雄才,秦穆公则有雄才而无大略,晋文公虽说二者兼具,但又天不假年,来不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惟独楚庄王在历史舞台上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

  楚庄王的雄才大略,首先表现为战略目标的选择始终如一,战略手段的运用文武并举。战略目标选择得当与否,是霸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在诸侯列国争霸无已、多种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作为战略决策者,最主要的任务是清醒分析形势,透过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现象,区别主要对手与次要对手,决定根本的进攻方向,确立最终的战略目标。这方面,楚庄王的选择可谓高度明智、十分清醒。他上台后,始终把重振楚国雄风、角逐中原霸权作为其毕生奋斗目标,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是晋国,因此必须倾全国之力,一举击败晋国才能真正号令天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楚庄王有针对性地展开全方位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活动,使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围绕最终战胜晋国这个目标旋转,从而比较合理地配置各种战略资源,一步一个脚印向既定的战略目标走去。

  在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略手段的运用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单纯用军事暴力推进事业,还是文武交用,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综合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这必须做出明智的抉择。楚庄王的雄才大略首先就表现为,他既注重武力的主导作用,又不单纯迷信武力。他特别重视用政治、外交等手段配合策应军事行动,“伐谋”、“伐交”与“伐兵”、“攻城”多管齐下。如在平定国内若敖氏叛乱过程中,注意以政治攻心的方法,瓦解叛军的意志,分化敌人的营垒。又如在邲地会战前夕,用外交手段分化、拆散晋国的同盟,使晋国处于孤立无援状态,从而为楚军一战而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楚庄王的雄才大略,还表现在进行战略准备时工作扎实、细致全面。为了最终击败宿敌晋国,楚庄王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从事各方面的准备。一是选拔与任用各类人才,将孙叔敖、沈令尹等贤能之士放到重要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致力于教育军民,统一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晋楚决战凝聚士气,鼓舞斗志。三是健全各种制度,改良政治,发展经济,为战略决战提供物质与政治上的保证。在做好战争准备的基础上,楚庄王注意使战略谋划的酝酿尽可能细密成熟,避免具体决策上犯轻敌冒进、顾此失彼的过错。具体做法是广泛听取谋臣意见,择善而从。如邲之战前夕,孙叔敖反对与晋国全面交锋,楚庄王本人对是否立即与晋决战也心存疑虑。此时,近侍伍参对双方军情的分析使得楚庄王豁然开朗,遂纳其言而与晋军在邲地展开决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显示楚庄王雄才大略的第三个方面是在推进战略实施时把握时机,循序渐进。要圆满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是否合理,战略时机是否恰当实是其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楚庄王在这方面的作为也可圈可点。在战略步骤的实施上,他坚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稳妥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先内后外,先周边后中原,先易后难,先弱后强,率先平定内部,安顿后方;接着廓清周边,灭亡群夷小国,拓展楚国战略纵深;再打击郑、宋等国,最后才同晋国进行决定性的会战。在战略时机的把握上,楚庄王善于利用晋国全面树敌、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抓住晋国“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的无奈处境,步步进逼,将对手压迫到死角,使晋国君臣“不竞于楚”的忧虑与恐惧最终转变成为现实。

  楚庄王雄才大略还表现为战略善后的做法有利有节,头脑清醒。楚庄王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对待煌煌霸业时所反映出来的谦和心态与节制立场。作为成就一代大业的君主,最容易滋生的毛病是忘乎所以,骄傲自大。历史上夫差、唐玄宗等人的沉浮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便成了永具警示意义的宝训。而楚庄王却很好地摆脱了这种宿命的怪圈。他在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有利有节的原则,力求战争善后做到平和顺当,尽可能消除各种矛盾与隐患,化解来自敌方的反抗,使自己的军事胜利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争取政治上的最大主动。这一理念,在楚庄王的具体军事行动中有着不止一次的体现。如当郑国表示屈服的时候,他主动撤围,同意对方的请和要求;当宋国顽固抵抗最终不支、愿意媾和时,他非常大度地宽恕宋国的所作所为,放其一马;当陈国灭亡后,他又根据“兴灭国,继绝世”的礼乐文明精神,同意其恢复国家,再造社稷。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尤其令人佩服的是,邲之战楚国大获全胜,许多楚国将领主张将晋军尸身叠垒为观,向晋国炫耀楚军的神勇。然而,楚庄王坚决制止了这种耀武扬威、穷兵黩武的举动,并就战争提出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见解:“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材者也。”强调战争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为实现和平而迫不得已动用的手段。这一见识的确是超越一般古人而长领历史风骚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