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康村建设的领头雁记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在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9:38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1月19日电 题:小康村建设的领头雁记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在富

  新华社记者 訾红旗

  在繁华的都市,16层的高楼司空见惯,而在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一座矗立在麦田之中的16层农民公寓,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十分抢眼。住在公寓的村民们,享受着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村民说,住进高楼,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关键在于俺村有一个好的“领头雁”——王在富。

  “一头毛驴三条腿,一眼砖井没有水,一亩不打半石粮,一年糠菜难顾嘴。”说起西滑封村的过去,村里的老人至今仍唏嘘不已。1959年,年仅31岁的王在富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上任伊始,为了改良土壤,他与大伙儿一起肩挑车拉,往返20多公里,从沁河滩运了3000多立方米黄沙,把土地翻了一尺多深,硬是把700多亩“湿了是泥蛋、不干不湿是肉蛋”的胶泥地改成了良田,并带领大伙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一鼓作气打了12眼水井。

  有饭吃不等于有钱花。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在富又摸索着怎样办企业。他冒着“割尾巴”的危险,利用本地麦秸资源丰富的优势,土法上马办起了造纸厂。当时,没钱买锅炉,他和群众就烧地锅蒸麦秸;买不起蒸球、烘缸,就买来铁皮自己做;打浆机、网笼能用木制的,就找本村木工做。就这样,土法上马,仅用6万元建成了别人用十五六万元才能建成的造纸厂。

  改革开放后,他在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及时转舵,淘汰过去的小作坊,先后建起了面粉厂、方便面厂、洗衣粉厂、汽车弹簧厂、塑料管材管件厂等多个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1991年,西滑封村在河南省率先组建了集农工商为一体的黄河集团公司,完成由分散经营到集中经营的飞跃。1994年,正值西滑封村的发展日益红火的时候,王在富却主动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他坦言:“创业难,守业更难,再创业是难上加难。西滑封村发展到现在确实不容易,但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不重用高层次的人才是不行的。我年纪大了,确实感到力不从心了,市场经济需要有文化、懂科技的人才,不让年轻人往前站,就会耽误西滑封的事业。”当年,王在富就把时任焦作市某企业党委副书记的王孝江请回村,接任村党总支书记。之后,又把任县某局局长的王学峰请回村办企业黄河集团公司任总经理。

  随后,王孝江又大胆提出了科技兴村战略,从全国各地引进300余名人才,并委以重任,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这些人才凭着一腔赤诚,上项目、引人才、筹资金,开拓市场,改造旧村,为西滑封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滑封的经济发展不但没有滑坡,造纸厂、电力电缆厂、斯美特有限公司、弹簧塑胶有限公司等13个企业均实现了产销两旺,固定资产达4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上缴税金18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经济收入连年以30%的速度递增。

  虽然辞去了党总支书记的职务,王在富依然对西滑封的发展与进步倾注着心血。除了外出开会、学习,只要在村里,他都是五更起床,半夜睡觉,每天都要到厂里走一走,到地里转一转。在每月两次的党员学习会和十天一次的工作碰头会上,他能一口说出各行各业的成绩、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准确、一针见血,令人心服口服。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西滑封村的企业蒸蒸日上。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1亿元建成造纸厂碱回收污水处理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方便面厂八条生产线的扩产任务,并在原日加工优质小麦250吨的基础上,又新上了日加工优质小麦500吨的面粉生产线;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电缆厂35千伏高压缆技改项目;投资6000余万元新上了热电联产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在陕西岐山、湖南资兴、河南临颍建立分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