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扬传统文化精华 促校本课程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04:08 济南日报

  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校本课程开发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研讨议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从教育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全国几千万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视野里。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基层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转换角色与发展自我的问题。根据市中区教育局确定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创市中优质教育,为孩子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在市中区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中,南上山街小学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抓住课程改革契机,找准切入点,确定了“走进民俗文化”校本课程,于2003年9月顺利通过并被批准为济南市首批开设的校本课程。

  明确开发理念 确立民俗主题

  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该校对校本课程的确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理性的分析,认为确立校本课程首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同时更要立足于学校实际,要体现学校“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表现出鲜明的学校特色。为此南上山街小学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思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民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与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形式,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使同学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开发校本课程 凸显民俗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目的。为此,该校确立了“学习民间工艺,感受艺术魅力;体验节庆文化,培育民族情感;了解民风民俗,树立民族精神”三项基本内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作为实践者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该校寻求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的整合点,提高了教师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增强了教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能力。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小组在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带领教师分低、中、高年级段制定了校本课程纲要,确立课程目标、教学原则、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认真研究校本课程资源,自编校本教材,努力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习民间工艺

  感受艺术魅力

  民间工艺具有历史悠久,品类齐全,技艺精湛,品格独特,不断创新等显著特点,这大大丰富了南上山街小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该校遵循校本课程民主、开放的原则,尊重学生意见,各班自定民间工艺学习内容,七巧板、布艺、京剧脸谱、折扇、纸雕、瓶艺等,形成了班班有民间工艺特色,人人学会一样民间工艺手艺的喜人景象。学生还自建社团,自起社名,个性鲜明,充满艺术情趣。如布艺屋、折扇居、折艺苑、脸谱秀、花剪子、纸雕轩等,各社团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目标。低年级以模仿填图,初步认识民间工艺特点为主;中年级同学学习民间工艺制作,并大量搜集查询相关资料,探寻民间工艺的起源,以及其中蕴涵着的丰富的吉祥寓意和流传着的传统神话与民间故事;高年级将研究性学习与手工制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索合作,动手操作能力。祖祖辈辈心手相传的民间手艺,向同学们传递着普天同庆,亲情弥漫的民族情感。

  体验节庆文化 培育民族情感

  传统节庆所负载的浓重文化色彩和丰富内涵底蕴,是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活水源泉。该校借节庆文化,拓展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广泛收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所负载的文化理念,并结合民族传统节日,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的“过中国年”活动,充分利用春节这个闪耀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让同学们在春节期间,话起源,讲传说,写春联,画年画,包饺子,编中国结,给长辈说一句祝福的话,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元宵节的灯谜活动融知识性,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炉,起到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增加学识的作用;清明节,开展了“讲英雄故事,忆英烈遗言”活动,使同学们从古代的介子推鞠躬无争的风骨讲到当代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豪迈壮举;端午节开展手抄报活动,使同学们在吃粽子的同时,体味屈原沉江的爱国情操。还充分利用中秋节这个寄托中国人崇尚团圆之情的传统节日,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使同学们感受节日的丰富内涵。同学们在接受传统节庆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沐浴着现代节日文化的阳光雨露,使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了解民风民俗 树立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风民俗表现出来,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该校把了解民风民俗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确立班级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形成“一班一民族风情”、“一班一地方风俗”等系列活动。同时将“了解民风风俗”纳入课程,将教师发展立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探索中,教师自己设计校本课程备课本,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低中高年级设计了“中华礼仪篇”、“节庆文化篇”、“民间工艺篇”、“中国戏剧篇”、“民俗风情篇”五个篇章。精心设计了“温馨祝福”、“请你欣赏”、“历史再现”、“走进民族”、“多彩礼俗”、“民间工艺展示台”等栏目,引导同学们深入民俗,深入文化,深入时代,培养学生对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祖国文化的热爱。为配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民风民俗有更直观的了解,建立了学校“民间工艺展室和“学生民俗作品展示室”,让学生亲眼目睹,身临其境,并体验创作的成功。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的心态、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点点滴滴地融入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创设校园文化 营造民俗氛围

  良好的特质环境、人文环境等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课程理念的更好更充实的体现。该校校园文化本着“尊重历史,注重和谐”的原则,努力凸显民俗文化主题。

  一进校园,操场南面长达60米的民俗文化墙映入眼帘,在民族图案的映衬下,12个以民间剪纸艺术展现民俗风情的灯箱引人注目,傍晚民俗灯箱更是熠熠生辉,象征着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后院操场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主题的大型写真壁画,将同学们带入经典作品,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校西墙“遨游知识海洋”大型马赛克壁画,展示了新时代少年投入现代化的激流、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的景象。

  走进一楼大厅,主墙上醒目的学校办学理念与两侧的教师风采、学校荣誉和谐统一。以“透视民俗文化,尽揽民俗风情”为主题的二楼大厅,揭示了校本课程的三项基本内容。走廊里那“远去的风情”系列把随着时代而远逝的乡风民俗带回人的记忆。“璀璨艺术”系列把精湛的民族艺术淋漓尽致的再现眼前,二者相应,使人回味无穷。教师办公区“教育家向我们走来”栏目,引导教师与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碰撞,并跟随他们的足迹求真理、做真人、有真爱、去真行。三楼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长廊中“民族魂”系列展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揭示了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情”系列展牌,讲述了当代中华儿女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感动中国的真实故事,揭示了民族精神世代绵延的生命力所在。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校园文化启示”系列活动,走“文化育人”之路,让校园文化真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发挥载体作用 拓展民俗知识

  结合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如民族音乐的播放与介绍,使同学们受到音乐的熏陶;56个民族服装展示,使同学们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彩多姿;各班每月一期特色鲜明的黑板报和班级民俗特色网站比赛和“走进民俗文化”电子简报比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起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渗透作用,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节,从而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南上山街小学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力求借助专家指导,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措施,将民俗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领地,从学校延伸到社区,将传承民族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将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在融合中外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王红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