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08:51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宁波市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不够强,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市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正确应对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选择。

  根据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能力,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带领全市人民扎实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法治城市、文化大市和平安宁波。

  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经济强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握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适应宏观调控要求,深化“六大联动”各项措施,加快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切实增强宁波经济的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统筹宁波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化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全区域规划、高起点设计的要求,加快东部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拉开现代化大都市框架。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乡村康庄”工程,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扎实推进“百亿工程”建设。加快临港大工业以及大桥、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促进港桥海联动,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大桥经济和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水平,发挥县域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突破投资主体、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加快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功能区和服务平台,构筑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支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资源节约机制,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主动权,积极构筑更具活力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深化产权制度和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和集体经济活力。大力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和重组,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鼓励“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应诉和预警机制,提高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发挥开发区、保税区等重点区域在对外开放中的龙头作用,推进“区港联动”,加快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扩大区域经济合作。

  始终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委要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重点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对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决策和管理。推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制度,发挥市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沟通协调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法治城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努力建设办事有法可依、公民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城市,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坚持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拓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形成充满活力的人大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经常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协商制度,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切实做好“宁波帮”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广泛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活动,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等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机关依法办事、解决实际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及时提出立法建议,注重提高立法质量,使地方立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支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加强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工作,努力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坚持科学执政,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集中抓好决策调研、民主决策、决策执行、执行监督等环节,形成完整严密的决策链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决策机构决定的机制。对党的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注重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注重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事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注重充分协商和协调,及时向社会公告或组织听证;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问题,注重虚心听取专家意见或经专门机构充分论证。建立完善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的责任制,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和纠错改进机制。

  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进一步完善党委在同级党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一个核心”和人大、政府、政协“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实现党委对各种组织的有效领导。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合理划分党委牵头抓、推动抓和支持抓的工作层次,形成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健全党的地方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和代表提案的处理回复机制。进一步规范党委工作规则,健全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完善由全委会投票表决作出重大决定、任免重要干部的制度。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

  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文化大市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宁波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发展根植于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根植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进程中,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宣传舆论的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力回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提炼和弘扬“宁波精神”。坚持党管媒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全方位正面舆论强势。依法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制度和社会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互联网新闻宣传的管理,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宁波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开展从政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诚实守信、信誉兴业”教育。以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活动,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和“我与文明同行”等活动,不断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破除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做强做大文化集团,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组织,努力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不断增强宁波文化的综合实力。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积极扶持和保障公益文化的发展,大力实施新世纪文化精品工程,继续推进三江文化长廊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塑造魅力个性充分展示的宁波文化特色。扎实推进“东海明珠工程”、“村落文化宫”和15分钟文体服务圈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发展教育科技和体育卫生事业,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普及教育体系。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宁波教育的均衡发展。高标准抓好高教园区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众化程度。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创建学习型城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研究、开发、应用先进科技,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民健康素质。

  五、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平安宁波

  营造和谐稳定、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扎实开展“解难创优”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就业保障难、住房难、就医难、出行难的问题,着力优化就学环境、人居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继续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扶持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农民因病致贫、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问题。大规模开展“爱心帮扶”行动,切实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加快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完善推广基层创造的为民全程代理制、“81890”公共服务平台、“爱心编织站”就业网、党员“一人一岗”等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坚决纠正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中侵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情况,认真清理教育、医疗乱收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全市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会环境。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适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待遇和补助标准,切实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积极探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综合功能,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包案处理、督查督办等制度。加强依法有序信访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推进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对各类社团和新经济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教育管理,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等工作。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纠纷调处、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四项重点工作。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形成集打击、防范、控制于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有效防范和快速处置群体性事件、公共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能力。扎实开展平安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平安宁波”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提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能力,增强党的素质

  党的素质直接关系和影响执政的成效。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进一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提高学习实效。在全市县局级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教育领导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市委重点对处以上干部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一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执政骨干力量。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优化领导班子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推行领导职务任期制,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一般应任满一届。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保持相对稳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和差额考察制,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干部发现选拔、考核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施细则,加大干部交流和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探索建立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逐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和非领导职务管理。建立市直新提任副局级领导干部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制度,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按照固本强基、重心下移的要求,深入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以新一轮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推行村书记“公推直选”,认真做好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提高村“两委会”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交叉任职的比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探索建立社区党建网络化管理机制。机关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支部建在街区、园区、楼宇、市场等新模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按照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要求,深入开展党内凝聚力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抓好党员服务咨询中心建设,健全党内基本信息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党员、失业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积极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带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开展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活动,建立“百姓的事马上办”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效能建设成果,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健全巡视制度,不断加强巡视工作。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的总体部署和市委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扎扎实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宁波现代化建设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