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14%的启示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4:37 新华网

  2004年,对河南省7000多万农民来说,是得实惠最多的一年,是“大包干”后笑得最为开心的一年。

  伴随着粮食产量创出历史新高,总产量达4260万吨,河南省农民发觉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增幅14%,8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去年河南省农民增收形势之好,可以用三个‘多年未有’来概括,”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告诉记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位数增长,多年未有;农民现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多年未有;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实现协调增长,多年未有。”

  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14%”的含金量

  去年,河南省农民收入能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支农惠农重要方针政策。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河南省把“三农”工作当作河南省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了细化和量化。

  实施“三补一减”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去年,河南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1.6亿元对种粮农民直补,亩均12.33元;通过落实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减少税负22.61亿元,亩均24.3元。两项合计使河南省农民减负增收34.21亿元,亩均负担由55元下降到18.6元。筹措5477万元对部分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

  这“三补一减”带给农民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河南省农民亩均收益直接增加35.93元,成为“14%”中的最大亮点。

  同时,河南省财政拿出197亿元,用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加了41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增收部分不“打折”。

  支农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农民的心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增收变成“真金白银”装进腰包。

  质量和效益成为“14%”的重要砝码

  “总体上说,去年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能较快增长,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等因素,”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告诉记者,“但是透过‘14%’的背后,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增收的重要砝码。农业结构调整、科技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了。”

  近年来,河南省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粮食单产增加,品种结构优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

  去年,河南省的粮食单产已由2000年的302公斤提高到316公斤,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和科技转化率分别达到45%和40%左右。河南省优质小麦已发展到3000多万亩。据测算,去年河南省农民种植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亩均增收52元,仅优质小麦一项,河南省增收14亿元。

  畜牧业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之一。去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530元,增长20.7%。

  市场带动和务工拉动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扬,粮价平均上涨三成左右,使河南省农民实现了粮食增产与效益增收同步。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门槛的不断降低,以及清欠农民工工资力度加大,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不断增加。到去年底,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达1411万人,较2003年增加101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613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85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4350元。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14%”是亮点,不是终点

  有关人士指出,去年河南省农民能实现两位数增长,是在2003年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减产、减收局面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14%”,赋予我们一份惊喜。它表明,去年省委、省政府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措施得力,成绩明显。

  “14%”,给了我们更多信心。它昭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

  透过“14%”,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虽有较大提高,但实际收入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0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的差距还在扩大;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为此,不折不扣地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仍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2004年底,省委工作会议宣布从今年起河南省将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无疑又给农民持续增收注入一针强心剂。

  同时,我们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实现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此外,我们还要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14%”告诉我们,成绩已属于过去,是亮点,不是终点。(来源:河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