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外交家凌青(名人专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5:0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张翼南 赵永琦
老外交家凌青(名人专访)(图)
凌青近影

  北京东交民巷这幢十几层高的临街大楼里,居住着中国多位声名显赫的外交家。

  “噢,你们找凌老师呀。”年轻的保安人员这样称呼我们将要拜访的老人。而当我们步出电梯的时候,凌青的夫人———中国外交史上第十位女大使张联已经在门口热情地迎候了。

  85岁高龄的凌青正在书房撰文。前不久,他与外交部长李肇星一起,为《建国初期的外交部》档案史料展揭幕。而前来出席开幕式的老同志中,参加过55年前建部大会的,只有他和刘文仲两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外交官中,凌老颇具学者风范。他家客厅和书房,都有一面墙布满着落地的大书架,体现历史风尘或外域文化的纪念品则随处可见,反映出主人的身世和特殊的职业背景。记者马上就被青年时期凌青同毛泽东在延安的合影,以及作为译员,他同毛泽东、朱德及一位美国朋友一起吃饭的照片吸引住了。

  “伉俪大使”心系印度洋灾区

  凌青和张联是中国第一对“伉俪大使”。凌老曾有过在印尼使馆工作的经历,夫人张联更是长期在外交部亚洲司任职,担任过驻斯里兰卡特命全权大使兼马尔代夫大使,因此,最近发生在这些地区的海啸灾难成了两位老人最先说起的话题。

  “马尔代夫海拔只有1米多,当年我就担心过遇到台风灾害怎么办。这次海啸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张联首先开口说道,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两位老人对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对受灾国家的救援,以及广大中国民众的热情捐助,感到十分欣慰。凌老赞扬了中国外交机构最早向灾区国和地区伸出援助之手,作为中国前任常驻联合国代表,他的话一语中的:“国际救援工作应该在尊重受灾国政府和人民、在联合国主导下进行。”凌老夫人则补充说:“中国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是真心诚意、勤勤恳恳地帮助所在国政府和当地的民众。”

  亲笔记录小平的惊世之语

  85岁高龄的凌老,看上去像是70岁左右,身体很硬朗。面对这位说起话来轻缓温和的老人,我们难以相信他是一位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中国外交史上的许多历史时刻是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亲笔记录了毛泽东对斯特朗发表的“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谈话;也是他在与乔冠华受命起草邓小平复出后在联合国的发言时,写进了邓小平的“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惊世之语。凌老认为,从外交思想上来看,邓小平的上述惊世之语既承传了50年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将在中国更加富强之后继续延续。“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除了中华文化的因素之外,还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不同,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去侵略其它国,这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

  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安度晚年

  从凌老家的窗户望出去,能看到一幢幢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老楼都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遗物。

  凌老原名林墨卿,是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五世孙。1942年,为躲避日本特务的侦捕,这位中共地下党员、燕京大学的青年学子转移到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考虑到留在北京的家人的安全,遂取原名的谐音和“凌云而去”的涵义,改名凌青。

  历史在这个家族中演绎了许多的异同。林则徐从禁鸦片开始,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外交家。作为林则徐的后人,凌老也同样从事了外交工作。不同的是,林则徐虽因鸦片战争青垂史册,但这位封建王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最终却落得个流放边陲的结局。而凌老不但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许多精彩篇章,有趣的是,160多年后,这位林则徐的后人不仅见证和亲身实践了中华民族的扬眉吐气,如今还在这个记载着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灾难和屈辱的“博物馆”,怀揣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感奋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幸福地安度着晚年。

  “今天的中国迎来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最好时期。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这是来之不易的。中国的影响扩大到全世界,并受到各国的尊重,这是前所未有的。”

  临别前,凌老向我们展示了他最新撰写的两首诗词。其中,为纪念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的《临江仙》这样写道:

  蜀北元勋登帅座,引来改革阳春。神州巨变喜迎新。康庄已在望,遗训最堪珍。

  扭转乾坤凭卓识,征途尚有艰辛。远航难忘领航人。先贤虽已去,万众情犹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21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