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母亲”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5:3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早就对江城安庆心向往之,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黄梅戏。此行的目的就是到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为奴隶的母亲》剧组做进一步采访。

  去年10月作为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戏剧展演剧目之一,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在省黄梅戏剧院小剧场上演,座无虚席。去录音的时候我心想:对于观众这么熟悉的剧本,黄梅戏究竟能把她变出什么花样儿来呢?

  大幕徐徐拉开,一阵清亮的童声打破了夜空的寂静,“小木梳,红又亮,梳根辫子粗又长…”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展现在我的眼前,苦难的“母亲”的命运伴随着悠扬婉转的黄梅调牵动着我的心。“母亲”终于让我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我擦干眼泪环视四周,原来观众们都沉浸在悲剧气氛之中。

  舞台上“母亲”的命运悲剧已经把我深深打动,在剧组中,“母亲”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久久陷入感动中……

  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及一大批黄梅戏著名演员的母团,为黄梅戏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2001年,蒲本信编剧的剧本《柔石桥》获了奖,一团看中了这个本子,就在这个本子的基础上排出了小样儿,没想到小样儿一出便受到好评!但是,安庆市和团里的经费都有限,硬伤在排戏之初就显现出来。没有钱什么都做不成,这让一团之长的孟建民夜不能寐,作为这部戏主演的满玲玲也几次想要放弃。

  满玲玲16岁就进入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从跑堂丫鬟到千金小姐,各种角色、各种行当,满玲玲孜孜以求。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遇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有分量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她从艺多年的一个遗憾。这次,“母亲”无疑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但是......,满玲玲说,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公不懈的鼓励和全心全意的支持,她早就放弃了。她说这番话时一脸的幸福与感慨,不禁让我想起10月17号演出结束之后她第一次接受我采访时的神情,当我称赞这部戏的舞美和服装都让人耳目一新时,她骄傲地说:“搞舞美的是我老公啊!”

  满玲玲的老公程岗是那种一心一意做事,做起事来几乎不说话的人。美术师出身的程岗为了使这部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完整地排练下去四处奔走。我想他是用自己默默的奉献给妻子最真挚的支持,用自己的才华展示对黄梅戏的深沉的爱意。纵观这些年获奖的剧目,多半引进了奢华的布景,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也不稀罕了。但是,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没有充足的经费。为了省钱,这部戏的舞台设计、灯光和服装都由程岗亲力亲为了。舞台上的粱是他自己雕的,每个演员的服装是他专程跑到浙江请最好的师傅做的。连一粒扣子、一朵袖口上的小花他都精心挑选......这种精神感动了浙江“小白花”的服装师,他说:在“小百花”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认真的人!于是,师傅只收了成本价。

  为了省钱,请导演下乡采风的车辆和随行人员都由程岗仔细安排,说起这些他如今仍然感慨良多:“这一切全都仰仗朋友了!”可即使省钱,请导演来的吃饭和住宿都没有省,满玲玲说“导演年纪那么大了,从重庆大老远的过来不容易,我们不能省这笔钱!”

  曾因导演川剧《金子》而享誉戏剧界的国家一级导演胡明克是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唯一外请的专家。有人曾经怀疑:一部新戏只外请了一个导演,舞美和服装全都自己搞,能搞出什么名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满玲玲夫妇的努力下,在全团努力下,《为奴隶的母亲》在安庆演了8场,场场爆满,许多观众看到动情处不禁为“母亲”的悲惨遭遇潸然泪下。

  在今年的省第七届艺术节戏曲展演中,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获得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赏。一位合肥市二十六中的教师安立新听完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的广播专题节目后激动地提笔作诗:黄梅飘香千万里梅开二度再领先戏曲发展“母亲”起好戏一出乐戏迷

  孟建民团长说:“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一个是继续打磨这部戏,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去参加2005年10月在浙江宁波举行的中国戏剧节。”孟建民为资金紧张而担忧,他说:“只要有人肯出资帮助我们这部戏,我就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上面!”

  采访结束后,我和满玲玲老师一起去了宜城古刹迎江寺。在那里,我们许下了最真挚的愿望祝愿一切顺心如意。陈锐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