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烟大贫困大学生学业孝行两不误——我带父亲上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07:42 水母网

  水母网1月23日讯

  苦难的童年

  采访张修奇挺难。这个忙着打工养家的大学生,始终在马不停蹄地为学业和生活而忙碌。

  张修奇今年上大学四年级,是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专业的学生,既是班长,还兼任所在院系的一些学生工作。尽管有很多事要做,但他仍在南大街广联公司做兼职。利用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记者走近了这名特困生。

  张修奇的穿戴有点不伦不类,青灰色毛衣钻出红色的衬衣领口,外面罩一件灰色的厚外套。在记者好奇的眼光注视下,身板瘦弱的他羞赧得低下头,丝毫看不出是一个那么坚韧的人。“我的一身行头全是同学们友情赠送的。”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随着他的讲述,艰苦的生活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徐徐回放。

  “我的生活从小就和苦日子形影不离。”出生在日照莒县贫困农村的张修奇,八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和父亲及小他4岁的妹妹相依为命。父亲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患上了支气管哮喘,不能做体力活。一家人就靠父亲养的10头猪度日。

  上小学时的一次中秋节,父亲赶着肥猪到镇上卖,到了晚上也没回家。小张和妹妹坐在家门口数星星打发时间。数着数着,想到别的孩子都偎依在父母身边,心中酸楚难抑,和妹妹抱头痛哭。

  初中时,他吃住在姑姑家。平时的衣服都是亲戚给的。虽然姑姑没拿他当外人,但有时也有疏忽。寒冬腊月,他没有袜子,光着脚丫子穿棉鞋。后来,姑姑才发现,把自己孩子的袜子给了他。过怕了穷日子的父亲,有空就教导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这样才能走出农村。”因此,张修奇读书一直很努力。

  “缺吃少穿没觉得艰难,最难的是精神的打击。”张修奇眼睛闪亮。高中后,因为家里贫困,没钱交学费,虽然学校减免了一部分,但剩余部分他仍然无法负担。高二时,老师把他叫出教室,说了句“回家看看有没有钱,没钱就不必回来了。”当天下午,他蹬着自行车骑行60里路回到家里,因为着急上火,满口牙都痛起来。躺在床上的父亲见儿子突然回家,已然明白,指着地下的10头小猪说,“等长大后卖掉,就有钱交学费了。”第二天,父亲从亲戚家借了300元,他拿着回到了学校。

  “辛酸的往事太多了,现在说起都想流泪。”高三腊月二十二,学校放了假。回家后,父亲面色蜡黄起不了床。在村里诊所住了两天后休克,邻居帮忙用三轮车送到了镇医院。在医院门口,他碰到了初中的战老师,塞给他100元钱。到了年三十晚上,护士煮好了饺子,一家三口在医院吃饺子,春节在医院过了。看着气色好转的父亲,他再一次泪流满面。

  初五回家后,上初中的妹妹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职责,含泪辍学。此时,养家糊口的担子落到了妹妹肩上。之后,15岁的妹妹只身到青岛打工。他靠着城里上班的亲戚今天15元、明天20元的资助,完成了学业,2001年考入烟台大学。

  与命运抗争

  上了大学,张修奇开始与命运抗争,过上了辛苦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入学时不知道可向学校申请贷款。我从农村信用社贷款3000元,亲戚拼凑了3000元。交完5000多元的学费,仅剩几百元。这是我最后一次向家里伸手要钱。”想到弱小的妹妹尚在外地打工,他一个男子汉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家庭的担子。辛苦的打工生涯正式开始了。

  入学不久,张修奇找到了生平第一份兼职工作,为校外的一家书报摊打工。除了上课,他每天抱着报纸在学校里叫卖,平均一天能挣6元钱。“卖杂志赚的多,每卖出一份,可以提一块钱。”

  2个月后,他在学校绿化科又找到一份工作,清扫校内2000多米长的马路。每天早上,他5:50准时起床,7点清扫结束,一天4元钱。就这样,他一直干到大二结束。期间,还在学校的餐厅打工,但因与卖报时间“撞车”,就把工作让给了其他贫困生。

  命运的磨难就像大山一样,沉重地向张修奇压来,他一次次经受着艰难的考验。

  2003年暑假,他没有回家,在学校找了一份体力活: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他成了一名“民工”。挖沟,铺设电缆,整整干了一个假期。这对体格单薄的张修奇来说,不是个轻快活。随后的国庆节,再次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他拿着打工挣来的600元回到家里。老父面色苍白,躺在床上。张修奇的心都要碎了。

  “当时我脑中产生了回家照顾父亲的念头。但想想这么些年的坚持就是为了上大学,为了离开贫穷,又不甘心半途而废。”当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天亮时,突然有了办法。

  “当他说要带着我一起上大学时,我也愣了。开始时,我并不同意。”老张乍闻儿子要带着他上大学的决定后,也很吃惊。他说,张修奇平时又要学习又要打工,已经很辛苦了。如果再带上他,不但牵扯精力,影响学习,还会更加辛苦。“你不会相信,他两年来不但不伸手要钱,完全靠自己打工兼职养活自己。而且每月还把挣到的钱寄100元回来,逢年过节带几百元给我,太不容易了。”话没说完,父亲豆大的眼泪滚落下来。

  但张修奇决心已定。国庆节后,他带着父亲来到了烟台。在学校附近的埠岚村租了一间房,住了下来。天冷了,房里潮湿阴冷,生活窘迫。老师和同学知道了,来到张修奇的家,送来米面和过冬的衣被,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要灰心。

  这时,在三年级读书的张修奇当选为班长,还在院系从事一些学生工作,成了预备党员。除了学习和学生工作,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兼职。此时,他找到了一份送水的工作。一桶水赚8毛钱。同学天天能见到他蹬着三轮车穿梭的身影。一个月下来,挣了300元。后来,水厂给他配了一辆旧摩托。就这样,他干了近一年。

  在学校挖沟时认识的一个民工朋友有两间房子转让,张修奇以每月125元的价格租了下来,把父亲搬进了稍大一点的房子。2004年夏天,他又在埠岚村租了3间大房,把妹妹也接了过来,一家三口终于在烟台团聚,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这时,家里的生活仍靠张修奇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同学们都很钦佩他,经常把不穿的衣服接济他。一些同学还经常买海鲜、肉、菜到他家改善生活。“每当这时,我也跟着吃好的,其实是给我们家改善生活。”

  学校也给了张修奇很多照顾。二年级后,学校开始部分减免他的学费。他也常常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学金,用来抵顶每年的学费。

  大三时,他从学校得到了贫困生贷款。当得知同班的另一名困难学生没有贷到,他就把减免的名额让给了该同学。

  2004年,他获得全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2000元。“现在学业重,院系的工作也多,我只能一周做3天兼职,打打零工。这样,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四上学期,他共做过20多份兼职,包括牛奶工、民工、推销员、服务员、装卸工等。

  经过四年不懈的拼争,张修奇即将“苦尽甘来”。现在,他正在准备就业推荐材料,有几家单位表示愿意招聘他。他还报考了选调生。“有了艰苦的磨练,无论什么困难我也能挺过。拿大学文凭,找份工作不成问题。”

  贫困并不可怕

  看到战胜了命运的张修奇,在替他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感慨,是不是贫困生都能像他一样自强不息呢?显然不是。

  他的老师告诉记者,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普遍背负着深重的压力,考上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惟一方式。但致命的沉重感就出现在进入大学之后,来自于经济上的窘迫。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七成以上的贫困生受影响最大的是日常生活,如吃饭问题。同时,城市生活也给贫困生以冲击。“没钱我可以通过家教来补。但农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始终让我感到孤独。我如何用力也无法融入。”一位农村贫困学生真诚地说。对于贫困生而言,与经济自立相比,心理自立更为迫切。

  诚然,贫困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但如果一味地依靠外力,甚至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将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贫困对步入大学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影响呢?山东工商学院研究心理学的李老师认为,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处理好,实际影响是有限的,有时对年轻人的成长反倒有利。

  对此,张修奇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贫困大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心理压力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不可改变的自我与可改变的自我之间的关系,不可改变的自我包括贫困的现实和自己的长相、身高等,可改变的自我就是如何面对现实,爱自己、爱家庭、爱自己的人格,自信自强,从不可改变的部分中找到优势。

  “其实贫困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相信自己,要自己开心。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富裕还是贫困,但家庭的贫困并不意味着全面贫困,在许多方面,也许你要比别人强得多。只要努力,贫困是可以改变的。”

  “虽然生活难免有磨难,但我对生活的热情不会变。”战胜了生活磨难,对于美好的未来,张修奇充满着自信和期待。 本报记者 李杰责任编辑:曲雁(来源:水母网--烟台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