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11:06 扬子晚报 |
一、2004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动服务大局,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财思路,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化解不利因素,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继续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进程,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全省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地方各级和省级变更预算汇总,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887.17亿元,基金收入预算为378.09亿元。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80.43亿元,占预算的110.5%,增收182.32亿元,同口径(剔除出口退税和农业税因素)增长35%;基金收入完成418.40亿元,增长14.3%(一般预算收入和基金收入加上上划中央收入817.60亿元,财政总收入实际入库数为2216亿元,按原口径全省财政总收入为2540亿元,同口径增长28.8%)。 根据地方各级和省级变更预算汇总,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1378.74亿元,基金支出预算为458.57亿元。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96.69亿元,占预算的94.0%,增支249.01亿元,增长17.3%;基金支出完成422.63亿元,增长19.3%。 (二)省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变更的2004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91.69亿元,基金收入预算为97.8亿元。2004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3.05亿元,占预算的112.4%,增收12.1亿元,同口径增长22.3%;基金收入完成97.44亿元,增长5.7%。 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变更的2004年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235.81亿元,基金支出预算120.19亿元。2004年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3.56亿元,占预算的94.8%,同口径增长12.7%;基金支出完成101.52亿元,增长20%。 (三)完成2004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为了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全省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积极创新财政工作思路,支持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发挥财政政策调控和资金引导作用。一是大力支持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努力克服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对地方财政带来的减收和资金调度压力,积极争取国家指标314亿元解决出口退税陈欠问题,及时兑付当年出口退税323亿元,为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增强了竞争力。二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省财政设立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有效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省财政安排2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1亿元民营企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解决融资困难等问题。四是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加快苏北发展的“七条政策”和沿江开发对市县的财政奖励政策。五是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省财政安排近2亿元资金用于“法制江苏”、“平安江苏”、“绿色江苏”建设。 2.突出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004年我省“三农”政策出台最多、财政投入资金最多、农民得益受惠最多,省财政预算内外投向“三农”的资金达113.2亿元,增长55.3%%,稳定了粮食生产,支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一是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实施了农业税降点、粮食直补、水稻小麦良种补贴、新型农机具和农用物资补贴,取消了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实行一事一议筹劳制度。这些政策使农民人均减负增收61元。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年疏浚县乡河道1754条,新建农桥1889座。整合支农专项资金,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支持力度,全年培训劳动力5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0万人。三是继续做好农村“五件实事”。基本完成了农村草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推进农村改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3.坚持为民理财方针,维护困难群体切身利益 一是保障养老金发放。狠抓扩面征缴,积极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机制,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缴费基数和基金收入有明显增长;在建立约束激励机制的基础上,省对困难市县补助10.4亿元。二是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全省预算内安排3.93亿元低保资金,使38.3万人享受补助。积极推行分类施保,适当上浮老人、残疾人、军转干部等保障标准;建立城市低保对象救助体系,对困难群众在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劳动就业等10多个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三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省预算内安排再就业资金9.1亿元,增长23%%;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公益岗位三项补贴等各项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四是省财政安排2亿元贴息资金用于解决困难地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拖欠问题。 4.切实保障资金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省财政预算内外各项教育经费66.9亿元,增长31.2%,在保障教育经常性支出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困难地区完成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并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资助1万名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困难地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改善寄宿学校办学条件、帮助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支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生食堂和宿舍建设。二是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1.1亿元,用于火电厂脱硫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三是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徐州市和如东县试点,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四是省财政落实专项资金1.85亿元,启动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五是安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十运会”场馆建设专项资金8.5亿元,促进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 5.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 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制定项目支出预算跟踪管理办法,促进预算管理由重资金分配向重资金监管转变。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将工程采购、药品采购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在全国率先对插秧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等财政补贴项目实施政府采购。 提出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并部署落实到新沂等五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省财政安排资金1亿元,对完成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的县(市、区)给予补贴。 2004年,全省预算收支情况总体较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服务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二是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后地方财政负担加重,促进外贸出口和财政收入协调增长的有效措施还需要深入研究,并积极向中央反映。三是经济薄弱地区县乡财政十分困难,特别是财政供养人员多、政府债务重,增大了财政负担和风险,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是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着手研究,并正在寻求具体解决办法。 二、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草案 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预算安排坚持有保有压,继续贯彻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方针;坚持服务第一要务,大力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坚持富民优先和改革创新,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难事、办急事,重点支持解决关系全省长远发展和长期稳定的全局性问题,新增财力重点投向百姓、投向“三农”、投向困难地区、投向重大改革领域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坚持理财为民,积极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科学理财能力和理财水平,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财政运行模式。 根据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上述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2005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省财政预算草案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11%左右,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编制2005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要求,同时考虑免征农业税、增加出口退税等减收因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按略高于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安排为12%,按此计算的一般预算收入为1098.06亿元。 根据上述安排,2005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专项补助、2004年一般预算支出结余结转,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初步安排为1603.37亿元,比2004年变更预算数增加224.63亿元,增长16.3%。 (二)省级财政预算草案 2005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13.4亿元,比2004年预计执行数增加10.35亿元,同口径增长10%。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37.52亿元,比上年变更预算数同口径增长9%。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理财能力,确保完成2005年财政预算 为做好2005年财政工作,确保预算圆满完成,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为重点,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2005年省级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方面的各类资金达64亿元,增长20.5%,积极支持全省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对困难地区予以适当补助;改革完善省对市县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增加补助,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帮助苏北农村修建敬老院,让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所养;切实支持困难地区保障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和医疗费发放到位。 突出支持困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政府扶困助学制度。2005年省财政增加安排补助19.1亿元,切实帮助困难地区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省津补贴正常发放,稳定和优化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支持农村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促进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资助2万名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免费提供教科书;增加安排省政府奖学金、高校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再就业资金补助,支持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绩效考核,把再就业资金真正用到实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研究建立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事业发展。省财政安排6.21亿元,提高省对困难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50%,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重点解决好疾病防控体系和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在全省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大力支持“平安江苏”建设,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安排文化专项经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加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投入,全力保障“十运会”顺利召开。 (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2005年省财政预算内外安排各项支农资金142.86亿元,增长26.2%。全省免征农业税,省对困难地区增加安排补助。省财政加大投入,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和农用物资补贴的规模,并对财政较为困难的产粮大县给予奖励,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努力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带动效应强、农民受惠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外向型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收入;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河道清淤、农桥修建等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选择一定数量的重点贫困村帮助解贫脱困;引导乡镇机构分类改革,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清理分流超编人员,省财政对困难地区改革成效较为显著的县(市)给予补助和奖励,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保障乡镇政权正常运行的政策措施。 (三)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切入点,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激励苏南、促进沿江、加快苏北发展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等既定政策。认真落实出口退税资金,努力做到“新账不欠”,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外贸出口拉动经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就业的积极作用。重点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发展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把财政支持发展的资金向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税收、高创汇、高就业、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少用地的产业和企业倾斜。增强科技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由3亿元增加到5亿元,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继续支持“211”和“985”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促进人才技术开发和使用,充分发挥我省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有害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建设“绿色江苏”。 (四)以贯彻稳健财政政策为契机,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能力 全省财政部门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稳健财政政策,把财政工作着力点放到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和增收节支上来。一是进一步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决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中财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二是积极支持各项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化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完善服务大众的公共财政体系;改革财政支持事业发展的方式,逐步实行以奖代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全面实现小康的4大类18项指标体系,建立以“一保三奖一摘帽”(保基本运转,奖励发展富民、奖励超收贡献、奖励控编减员,摘除转移支付帽子)为主要内容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健全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财政资金实施全过程监督;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分配县乡财力,同时重点做好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口和化解乡镇政府债务工作,努力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防范财政风险。三是严格依法治税,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切实防范和制止有税不收、无税强收、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围绕富民与发展,把握好支出重点,提高科学理财能力。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理财,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华日报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