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主线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5:5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去年岁末,全国及安徽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节约型社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循环”二字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文章,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它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2003年,中国消耗世界钢铁总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GDP再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如果继续按照传统发展模式,消耗大量资源来实现工业化,中国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总和。这是难以想象和难以为继的。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这在世界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罕见。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经济较快增长同时,我们也付出资源消耗和污染增加的沉重代价,GDP的环境成本居于世界前列。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中国高达18.5千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仍然是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面对严峻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我省人均耕地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4%,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人均矿产资源和森林面积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省正处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仍然是今后时期第一位任务。2005年,煤炭、钢铁、水泥和化工等仍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这要求安徽必须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建立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为此,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我们更要大力倡导与推行循环经济,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省建设主线。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等。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要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