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搭桥”大学生打工初见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7:45 华商晨报

  晨报讯 (记者 王福日)“我女儿已经通过贵报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现在已经开始工作了!”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李晶的母亲说。

  李晶的情况见报后,她家接到了许多电话,李晶从众多电话中挑选了一份家教,开始了寒假实践的历程。同李晶一样,相信许多有志学子已经通过本报的介绍找到了满意的打工职位,但是从记者了解的反馈情况来看,许多“谈不拢”的事例似乎更值得大学生们及招工单位思考和注意。

  1.住处与工作地点相隔太远。东北财经大学的徐小倩说,经过本报介绍,曾经有几个寻找家教的家长与她取得了联系,但是因为双方的住处相隔太远,对方又不能提供食宿,最终没有谈成。

  2.大学生求职切忌心浮气躁。一家公司反馈说,有的大学生与他们公司联系时,开门见山地直接谈条件,而且语气很不客气,这样让人很不舒服,就没有录用。

  3.双方都要把好关。本报此次帮助大学生假期打工的活动完全属于公益活动,本报只负责中间的互相介绍与沟通,至于费用、双方的真实性等细节,还需要单位与个人考察审核得更仔细一些。

  今日,本报热线继续开通:(024)26215905,如果您是能够为有志大学生提供工作的单位,或者您是想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的大学生,都可以打来电话,本报愿意做一座互通的桥梁。

  《过年:上千大学生不回家》接续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