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冯艾:仍在传递“西部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9:31 上海青年报

  “我们只是一根小小的蜡烛,只能照亮身边的一小片地方;但只要愿意去照亮,就会有希望。”一个26岁的复旦在读研究生,两度奔赴宁夏西吉和云南宁蒗志愿支教,“冯艾”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为西部贫困孩子捐款读书的热潮。如今,已就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的她,依旧在牵挂着西部的孩子和接力志愿们,参与着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

  冯艾坦言:人世间最幸福的感觉莫过于一边播种希望,一边在收获中不断被感动……

  记者胥柳曼

  再忙,孩子们的信也都回

  再次见到冯艾,在冬日的复旦校园。穿着翻领白毛衣和牛仔裤,一袭长发过肩,骑着辆半新的黑色单车,一路穿过梧桐矗立成排的林荫道,单手向记者打招呼。无论在媒体镜头前还是生活中,冯艾总是一身朴素打扮,面带光灿的微笑。

  去年8月,冯艾和上海首批100多名大学生西部志愿者一样,结束了在云南宁蒗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凭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和优秀的专业成绩,她获得直升复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重新捧起书本的感觉真好。”虽然,从不后悔两度选择去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的决定,也并不抱怨频繁参加各种报告会占去大量业余时间,但在内心深处,她更向往一种宁静,充满书香的生活。

  然而,冯艾同学“闲”不下来。“虽然我离开了那里,可孩子总还挂念着我,不断给我来信。”每星期,她都会收到20几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或包裹。大部分来自原来教过的学生,也有好心人士的捐款单,甚至还有一些大山里的贫困孩子在广播中听到她的事迹后写信恳求帮助。自打2001年宁夏支教回来以后,不算电话和电子邮件,写给冯艾的平信就整理了整整三纸箱。

  “只要是孩子们写来的信,无论多忙,每一封我都回,而且尽量用手一笔一划地写。”在冯艾看来,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大多家里没有电话,更别提上网,甚至连一张邮票钱都非常宝贵。“对于孩子们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能力所及,我都尽量满足。”

  “冯艾”变“冯爱”

  虽然帮助了很多学生,可依然有孩子面临辍学,旧的风俗依然在当地根深蒂固。

  “咱山里姑娘都留着大辫子,谁要剪了,那就是伤风败俗!”

  “县里的姑娘可以穿裙子,但在村子里,我们夏天连短袖上衣也不敢穿。”

  这就是2001年,发生在宁夏西吉白崖乡中学的真实一幕。冯艾可不信这个邪,和其他几名复旦女支教老师一齐短发上阵,把孩子们彻底征服。到了夏天,冯艾不仅坚持穿裙子,还带头为班级的所有女同学一人买了一条。

  对于西部的落后,志愿者们曾经迷茫过,但最终还是打起了精神:“我们不是太阳,只是一只灯泡,一只灯泡能照亮一间屋就足够了。当我们一年一年把这个计划接力下去时,便可以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老师,就可能改变几代人的命运。”

  于是两年后,在同学和老师们的一片惊讶声中,冯艾再次放下学业,扛起青年志愿者的旗帜,把“荧荧之光”带到了位于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战河中学。

  故事传开后,很快冯艾就成了当地、上海乃至全国的“名人”,每个月都会收到数十封来自各地的来信。每每,她发现总有人会把收信者的名字错写成“冯爱”。起初,她非常认真地回信解释真名的写法,可后来一想,“志愿者的使命就是奉献爱心,反正‘爱’与‘艾’同音,改了也好。”于是索性将错就错,每逢回信,便在末尾落款处,特地题上一个大大的“冯爱”。

  从此,“冯爱”成了冯艾固定的笔名,并伴随着一个愿望:“我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走出大山,但我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子,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就在2004年6月1日,冯艾老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带领5名穿着少数民族土布衣裳的娃娃们,走出了大山,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看一看自己在课堂中反复描述的大上海。游黄浦江、登东方明珠,坐磁悬浮列车、逛世纪公园、吃小笼包子……最有趣的是,14岁的彝族男孩杨志由于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高楼,一下犯了“眩晕症”,住进了东湖医院,吓得冯艾出了一身冷汗。

  “真高兴啊,我是咱们山寨第一个来大上海的人。”“将来,我一定要到这里来读书!”在返程的路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兴奋地说着。

  2004年,对于冯艾,是星光灿烂的一年。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年度人物”、“上海希望工程10年突出贡献奖”、“第11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

  谈起自己的获奖感想,冯艾说这些荣誉归根到底不属于她一人,而属于全体西部志愿者。正因为有一颗平常心,冯艾并没有为名气所累,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学子,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想去灾区当国际志愿者

  “对不起,马上就要演出了,我在帮孩子们梳头呢。”为了这篇专访,记者初次与冯艾取得联系,手机通话不到30秒便被匆匆挂断了。事后才知,原来那天晚上复旦大学艺术团在杨浦区沪东工人文化宫有一场重要的演出。

  作为指导教师,27岁的冯艾习惯把这群80年代中期出生的大一、大二女生唤作“孩子”。“平时,我要为她们设计舞蹈动作,参与排练;场下,还要为她们安排好一切准备工作。”由于这群小师妹一个也不会盘头发,冯指导只能亲自上阵,抄起梳子、辫绳、发卡、头饰,短短20多分钟内,手脚麻利地帮10几个“孩子”一一搞定了化妆。当晚的演出很顺利,谢幕时,从小学舞蹈出身的冯艾,一边欣慰,一边又在酝酿着新计划。

  “复旦有一个传统,每年学校领导都会到服务地看望所有志愿者,并送上礼物。”冯艾计划着能够尽快组建一个文艺表演队,届时跟随慰问团一起下乡,为西部山区的老百姓送上一台两小时左右的“精神食粮”。虽然各种困难不少,可冯艾依旧充满信心,“当你看到贫穷地区的情景时,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会去做一些有益的事。”在内心深处,她一直盼望可以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去更多地方、更多人群播撒爱的种子。

  就在前些天,印度洋海啸造成数十万人伤亡的消息传来,牵动着申城莘莘学子的心。如今已在复旦校团委工作的冯艾再次从书桌前站起,在1月3日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募捐倡议。不仅如此,冯艾更诞生了一个念头:“海啸过后,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很多学校失去了老师、校长,我很想到那里做一名国际志愿者,把希望、把关爱带给灾区的孩子们!”

  趣事回忆

  祁宏曾问我练什么项目的

  2003年8月初,结束志愿服务的冯艾一回到上海,便以青年学子代表的身份,参与“2004青春中华大运会———风·夏音乐季”主题曲《青春之最》MV拍摄。主唱谢霆锋,除冯艾以外,还有孙雯和祁宏前来助阵。面对眼前的香港酷哥谢霆锋,冯艾连称没感觉:“早过了追星的年龄啦,加上不懂粤语,两个小时拍摄期间,我们三个都没怎么跟他说话。”恰恰相反,冯艾对祁宏的表现倒是印象深刻:“喂,没见过你,你是搞什么项目的?”祁宏很诚恳地问。

  ———愣了老半天,冯艾才反应过来,敢情这位帅哥把自己当成运动健将啦!

  “你怎么连她也不认识?”师姐孙雯立刻在一旁打抱不平,“她是我们上海去西部支教的志愿者。”

  “不认识才好呢,至少,走在路上被人认出来的感觉怪怪的,特别不好意思。”冯艾笑道。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