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读者有话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05:25 深圳商报

  公安不能为私人看家护院

  “民营企业家正成为人身安全受威胁的重点人群,希望公安机关建立一套关于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的备案制度,定期主动走访。”22日,在广东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上,经济界代表委员、某公司总经理的上述发言,受到了不少与会委员的一致赞同。

  民营企业家为何会有人身安全之忧?人们很容易想到的一点就是“仇富”心理,似乎有了钱必然会遭人算计,因此必须寻求保护。事实果真如此吗?

  毫无疑问,一些富豪确实遭受了人身威胁,而且还有人遭遇不测,但由此推断出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都被人虎视眈眈,则显然有扩大化之嫌。我们也不难看出,由财富多寡导致的社会分层,正逐步演化成一条巨大的财富鸿沟,居于两侧的人群相互缺乏信任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位委员的建议,只是避免事态恶化的一种方案。问题是,这种不信任是如何形成的?让公安重点保护富人是否有助于鸿沟的弥合?

  我们知道,社会的变革使财富变得不再可怕,从而激发出人们巨大的追求财富的力量,很多人因此成了先富者。除了财富之外,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社会公正是人们更为根本的追求,若非如此,富翁们便很难回答未富阶层这样的诘问:你们凭什么先富起来?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人的钱来得并不那么阳光,并由此牵累整个先富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仇富”更多地是仇不义之富,相互的不信任由此而来。

  一个存在鸿沟的社会是无法稳定的,因此,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才显得如此地迫切。建立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一点是让每个成员都能分享到社会进步。社会管理者创造更加公正的环境,一些先富者积极地回报社会,都是这方面的努力。但是,让公安单独保护先富者的建议,却是开错了药方。从目的性来看,这样的建议把所有未富阶层当成了嫌疑人;从实施效果来看,会让本为公共安全服务的警察变成为个人看家护院的保镖。这样的结果,无疑会进一步扩大本已存在的鸿沟,离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愈行愈远。(山东王东仁)

  “人口准入制度”不合时宜

  一场关于外来人口进京是否应该设立“门槛”的讨论,近日在“首都之窗”网站激烈进行,与网民直接交流的政协委员张惟英,她提出要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来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张惟英委员在回应网友们的反对意见时表示:“我提这个提案,不是就对某些人有利、某些人不利出发的,而是从是否有利于北京城市发展这个角度来提的。”(《北京青年报》1月24日)

  实际上,外来人口进入北京的“门槛”,一直都存在,张惟英委员提出“人口准入制度”,大概是要抬高业已存在的“门槛”,以此控制北京人口的快速增长。在传统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纷纷降低外来人口进入“门槛”,并给予外来人口“市民待遇”的今天,这种抬高进京“门槛”的提议无异于与时代潮流唱反调,明显不合时宜.。

  张惟英委员的理由无非是北京人口太多了,给城市就业、住房、交通、教育等等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样下去,谁都过不好”。而众所周知的是,市场经济需要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抬高进京“门槛”构成了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是不公正的。

  是否公正是决定制度存废首要的、最基本的“标尺”。建立“人口准入制度”,在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北京城市发展”,但是,如果每个城市都以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来设立制度,那全国将会是何种景象?为何只是站在是否“有利于北京城市发展”,而不是站在是否有利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公民权利的角度看问题呢?

  外来人口不断增长,从短期看确实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多压力,但是压力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劳动技能的人员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又将给城市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连张惟英委员也说,北京需要什么人、不需要什么人,应该由市场来决定,那些不为北京所需要的外来人口,自然会被市场“淘汰”—既然市场能够决定一个外地人是否适合居住在北京,又何须制定什么“人口准入制度”,以政府的名义来加以限制?(晏扬)

  作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