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七旬“新闻人物”摄录抗日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07:35 齐鲁晚报

  人物档案

  1月16日,2004年“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山东枣庄的张惠林榜上有名。

  张惠林,70岁,枣庄市电业局原工会主席,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退休后的10年里,行程一万多公里,自费12万元,自拍、自编、自导、自制了100多部专题片,抢救性地保留了20多位鲁南地区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及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生动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抗日战争60周年,1月16日,2004年“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山东枣庄的张惠林榜上有名。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入选,是因为他多年来历尽艰辛,用镜头记录着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记录着一位位抗日英雄的壮举,存留住一段段珍贵的而又面临消失的历史真实。老人的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震撼。近日,本报记者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2005年1月12日,枣庄的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而在张惠林家中,他的热情与奔放温暖了他所居住的整个二层小楼。他精神矍铄,笑容可掬,指着书架里一排排的碟片,自得地说:“这就是那些片子。”一会儿,他又遗憾地摇摇头:“有些老人已经不在了,有的虽然仍活着,但已经失去记忆,讲不清那段历史了……”

  在涉足专题片的前6年里,张惠林拍的并不是历史片,而是风光片。

  1995年退休后,张惠林炒股票挣了十几万元,年轻时就喜欢摄影的他萌发了要到全国各地看一看的想法。于是,他用一部小型摄像机,边走边拍,相继拍摄制作了大量风光片。2001年,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的张惠林随劳模代表团到澳大利亚考察。他所拍摄的《漫步澳大利亚》,在央视播出,并获二等奖。张惠林还多次受邀,做客央视。

  当风光片使他的晚年生活越来越“风光”的时候,张惠林却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即将消逝的历史———抗日战争期间的铁道游击队员、老八路和老新四军。

  母亲身上弹痕让他痛恨日寇

  对张惠林来说,从风光片到历史片的转换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母亲身上留下的两片弹痕息息相关。

  “我在上海出生刚两年,抗日战争就爆发了。第二年,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枪炮声中,我随母亲到外地逃难。到了淞江火车站,刚上火车,日本鬼子就投下了几枚炸弹,火车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在撕心裂肺哭喊着的人群中,张惠林的母亲抱着他从火车里跳了下来。

  逃到稻田里,定下神来,张惠林的母亲才发现,为了保护孩子,她的左臂和后脑被炸得鲜血淋漓。看看吓得哇哇直哭的孩子,再看看周围血肉模糊的惨相,一个柔弱女子,欲哭无泪,默默地包扎好伤口……

  “我稍稍长大后,母亲多次对我提起这件事:‘儿子,不能当亡国奴啊!’”那黑色的一幕和母亲身上遗留下来的弹痕,给张惠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记。而这印记一直蛰伏在他的记忆中,隐隐作痛。

  保存历史经历冲动越来越强

  1951年,张惠林初中未毕业就考入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南京技工训练班。学习半年后,张惠林被分配到青岛电业局,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工作需要,1960年,张惠林被从青岛调往枣庄。

  “在鲁南大地架电线,我站在高高的线杆上,俯视大地,看到一片片的烈士墓地。”张惠林这才知道,这里也曾是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场,大批的抗日战士倒下去了,长眠在这里。

  上世纪60年代的枣庄,给张惠林留下的印象是:“晚上漆黑一片,城市小得可怜。”

  而到了2001年,张惠林拍摄他的第四部风光片《鲁南雄魂》时,来到台儿庄烈士陵园。面对烈士的墓碑,历史再次牵动了他的神经:“这是中华历史上的空前大劫难,千百万同胞的遗骸,前面的战友倒下去了,后面的又冲了上来。苍天为他们点燃了红色的火炬,大地为他们铺上了血红的地毯。她失去了丈夫和儿子,拿起了他们的大刀和刺刀,要砍下鬼子一个个的头颅,刺透鬼子的胸膛,去祭她的丈夫和儿子……”张惠林不由自主地朗诵起自己为《鲁南雄魂》配的解说词,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当他登上鲁南的群山,抚今追昔,更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漆黑的鲁南大地,没有一盏灯光,战士手中的一星点烟火也被迫消失在鲁南大地上。当我再次登上这座山顶,银线(电线)满山飞舞,村村灯火辉煌,我完成了先辈的嘱托,实现了山里人的梦想……”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种保留历史的冲动,在张惠林心中慢慢发酵。

  在枣庄四十多年的生活,使张惠林保留历史的冲动日趋强烈。“我和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王志胜有过几次接触,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些游击队员们的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张惠林想,这些老英雄大都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如果再不把他们的故事保存下来,这段历史就要消逝了。所以,他放弃了原来的风光片题材,开始寻访这些老人。原本为展示大好风光的《鲁南雄魂》,自然而然地涂上了悲壮的历史色彩。

  寻访抗日英雄路途遍布荆棘

  2002年末,张惠林从朋友那里淘到一本画册。这本画册是1990年出版的,记录了当时健在的14位铁道游击队队员。2003年,在非典流行时期,张惠林上山下乡,走街串巷,四处寻访。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他只找到8位,其中还有一位已经失去记忆,其他的都已故去。不甘心的张惠林又开始寻访老八路、老新四军。

  如今,张惠林共寻访到铁道游击队队员和老八路、老新四军20多人。他拍摄的作品《民族丰碑———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66周年》已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他拍摄的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采访纪实片《鲁南英雄传》正在后期制作中。

  在所有被寻访者中,一位叫宋兆启的老人给张惠林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去年8月,我去山亭区抱犊崮拍片子。在车上,我顺便问同行的人‘你们那里有老八路吗?’”张惠林到农村去,有个逢人便问认不认识老八路的习惯。当有人告诉他下十里河村有一个叫宋兆启的老新四军时,这意外的收获可把他乐坏了。他决定先找宋兆启,再干别的。

  终点站离下十里河村还有一段距离。那时天正热,下车后,张惠林背着十多公斤重的背包走了3里多路,热得几乎虚脱。恰巧,一辆收破烂的拖拉机路过,他像盼到救星一样,搭上了这辆拖拉机。

  进了村子,张惠林四处打听,直到中午才找到宋兆启家。“可惜,宋兆启不在家。我从墙上挂的一个介绍里看到,宋兆启曾经是新四军特务营的,并且立过个人二等功,心想他身上肯定有很多故事。”等了3个多小时后,宋兆启终于回来了,张惠林就打开摄像机,说“宋哥,你给我讲讲你们打鬼子的故事吧。”那次,为了回家赶车,他们聊的时间很短。

  张惠林了解到,宋兆启87岁,1939年参加抗战,是新四军运河支队特务营的副连长。他的儿子,在抗战期间夭折,而老伴在生孩子时落下了病根,再也没生育过。

  “我觉得宋兆启的故事还没讲完,就在10月份第二次去了宋家。”这次,宋兆启在张惠林的镜头前讲了一个多小时,他当年怎样跟鬼子拼刺刀拼死4个鬼子、怎样把伤亡的战友从战场上抢回来的故事,统统被张惠林收进了镜头。张惠林感叹:“宋兆启的讲述太宝贵了,直到今天,当时的一切他还记得清清楚楚。任何文学作品,也无法达到这样的真实!”

  临走的时候,宋兆启送给张惠林一个66年前从鬼子手里缴获的铝制饭盒作纪念。这个饭盒到送给张惠林时,还在用来烧水。“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礼物,我得好好收藏起来。”张惠林从阳台上拿出饭盒,抚摸着,像是在自言自语。

  当年抗日英雄成了他的挚友

  当初张惠林迷上风光片时,老伴抱怨他“玩疯了”。而当他把一个又一个老八路、老新四军的故事带回家后,老伴也被感动了。张惠林每次出去寻访,老伴都会让他带一些点心、面包或几百块钱,送给那些生活仍然很艰难的老人。那些曾经被张惠林寻访过的老人,大都和张惠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这个城里人成了知心朋友,而张惠林也把让他们过得好一些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3年秋,张惠林到北庄镇寻访八路军115师老5团战士齐学伦。张惠林和齐学伦交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从齐学伦身上挖掘、记录了许多以前从未记载过的故事。临走时,张惠林说:“以后我再抽空来看你。”

  三四个月后,张惠林再次来到齐学伦家。80岁的齐学伦拿出香烟热情地招待他:“我一直等你来,烟都买好了。”张惠林看看齐家几间破落的屋子,鼻子一阵酸楚:“你不该买烟,我不会抽。你家里又不富裕。”他掏出100元钱,给齐学伦。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要,张惠林几近恳求:“收下吧,这是一个老弟弟对一个老哥哥的心意!”

  2004年11月,张惠林到凫城乡寻访宋余烈。宋余烈的老伴向张惠林提出要一吨煤。张惠林没有表态。“路这么远,还需要用车运,靠我一个人,做不到。”

  “做不到”的张惠林,并没有把这件事甩到脑后。他思考起一个问题:国家对这些老人的补助是否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他们的手里?从此,张惠林经常到有关部门,咨询老人的补助问题,有时还到农村去考察落实。他,俨然成了那些老人们的代言人。

  现在,那些耄耋之年的铁道游击队队员、老八路、老新四军一见到他,就会像孩子一样,兴奋地抓住他的手,和他讲个没完。

  本报记者刘春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