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选择安徽的N个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1:0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张天锷:“安徽在引进资金、人才等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并没有多大差别。”

  2003年11月,张天锷与他的妻子王卫一起来到了芜湖。妻子老家就在芜湖,因此,最初张天锷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还只是带着一种旅人所特有的新鲜感。但后来他发现,芜湖是一块发育着的土地,是一块充满生机的土地。

  张天锷此番来芜湖,是为了与芜湖奇瑞集团洽谈有关合作事宜。在此之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的奇瑞集团老总,通过一个偶然渠道找到了张天锷。张的简历激起了这位老总的兴趣———张天锷,北京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早年留学定居海外,有10年汽车设计经验。与奔驰、大众、尼桑、本田、克莱斯勒、福特等多个知名国际品牌打过交道。

  双方的合作意向很快就定下来了———由奇瑞集团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莫森泰克(Motiontec)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张天锷担任总经理。公司专门为奇瑞汽车生产天窗、电动门等配套零部件。目前,公司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从合作洽谈到生产开工,时间很短。张天锷对“奇瑞速度”有了切身感受,同时对芜湖乃至整个安徽的投资环境、人才政策也有了全新认识。他认为安徽的产业意识是超前的。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工业发展方面,安徽在全国已占据一席之地,发展势头迅猛。更可喜的是,安徽汽车工业在塑造民族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上已先行了一步。

  在决定来芜湖之前,张天锷其实也对国内很多大城市的市场进行过考察。经过比较,他认为,安徽人的观念更新是很快的。在引进资金、人才方面的很多举措,与国内发达地区并没有多大差别。

  王成钢:“安徽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成钢是学化学的,但是他现在是一家IT公司的老总。

  在合肥留学生软件园,王成钢讲述了他的转型经历。出生于马鞍山的王成钢,1982年考入北大化学系,本科毕业后考入中科大材料工程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他去了美国,并于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他还曾在EA工程科学技术公司工作过。国外工作生活是很舒适的。但王成钢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外,华人打入上流社会很难,普遍缺少发展空间。尤其是像他们这样吃“技术饭”的人,跻身管理层微乎其微。“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王成钢把创业的目标转向国内。

  王成钢2003年7月回国后,先后到杭州、西安、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进行了一番调查。几经权衡比较,他把脚步停在了合肥。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是基于他对安徽的投资环境有独到的认识。首先,安徽各方面都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这里创业机会很多。其次,这里经营成本低,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合肥作为一个科教城,能提供高素质的、薪价比较合理的员工。目前王成钢的公司有10几名员工,全是中科大和合工大的毕业生。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成钢来合肥创业以后,享受到了方方面面提供的优惠政策。比如,公司入驻合肥软件园后,享受到了房租“一年免费、两年减半”的优惠。2003年,省人事厅为鼓励留学人员来安徽创业,从“省人才基金”中拿出10万元给了王成钢。另外,软件园管理层也给予了留学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

  王成钢现在经营的IT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影像文档等。他说,国外对信息产业非常重视,目前美国从事软件开发与硬件制造的人员比为1:1。相比之下,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比例较小。软件开发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他决定从事这项工作。他介绍说,在入驻合肥留学生园的120多家企业中,有60多家从事软件开发。

  谈到自己从技术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王成钢说这在国外很普遍。很多人最初都是技术出身,后来转而从事经营管理,成为复合型人才。他强调指出,目前国内产业界就缺少这种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安徽这样的发展中省份来说,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王万龙:“是人才,就要有一种创业的冲动。”

  王万龙说,他一直有着创业的冲动。

  1986年7月,王万龙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固县的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因为离老家太远,地方太偏,于是王万龙回到了老家阜阳,领办了一家从事塑料制品生产的乡镇企业。这是王万龙的第一次创业冲动。

  第一次创业不是很成功,王万龙决定继续深造。他考取了研究生,随后在1992年2月获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硕士学位。1996年3月,他又获得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1995年8月,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他被派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与生产工程系。接着又于1997年7月赴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

  书读得差不多了,他还是决定做实业。2000年4月,他在一家“国际铸造贸易网”任公司副总裁,并担任了一家美国公司(Mitutoyo)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到最后,他于2002年11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万龙咨询国际公司”。这是王万龙的第二次创业冲动。

  然而,在国外创业,王万龙感觉受制肘的地方很多。由于文化隔阂和固有的移民心态,他对美国没有认同感、归属感。他说,像他这样有着深厚国内背景的人都有这种意识。

  2003年9月,王万龙毅然回国,并选择了合肥。在他眼里,合肥是一个投资成本较低的地方。另外,这里既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又面对内地广阔的市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资讯业也很发达。令王万龙感慨的是,合肥很热情地欢迎他的归来。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合肥工商局、技术监督局以及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就为他办好了一切入驻手续。

  陶悦群:我的事业在祖国

  今年43岁的陶悦群,出生于沈阳市,1978年考入大学。大学期间,他发奋苦读,并考取了核聚变物理和工程专业研究生。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参与了国家首批863高科技研究计划。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其为博士研究生,他的指导教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聚变能源政策委员会主席。但由于当时美国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李文和事件”,陶悦群为了使自身发展不受人为因素制约,决定改变专业方向,进入当时正在兴起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仅用三个月,他便取得了网络工程师证书,并被邀请加入学院计算机中心工作。

  出国———进入名校———完成学位———取得高薪职位,是众多出国者的理想人生轨迹。陶博士也不例外,然而,兴趣广泛、追求创新的他并不满足于此。此外,对家乡故土割舍不断的情感和文化联系,也时时召唤着他。当他毕业之时,全球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大陆更是以高速的发展成为全球焦点。陶悦群感受到了祖国发展为留学生提供的机遇。经过认真思考并多次回国访问,他决定回国发展,从零开始。

  回国后,陶悦群选择了自筹资金创业这种挑战性强、风险大的道路,并选择合肥落户。2001年1月,他自筹50万美元创办的欧普康视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成立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硬质角膜接触镜和新一代角膜塑型镜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价值。后来,他又与人合资创办了安徽汇财软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中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回顾回国几年来的创业经历,陶悦群说,他越来越找到了创业的感觉,越来越适应国内的环境,越来越看到发展的前景。他由衷地说,我的事业在祖国,在这里创业,不仅有成就感,更有自豪感。为此,他还劝说在美国学习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回中国发展。本报记者王根喜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