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复兴老城之美(前沿)(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1:3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张晨 扬州老城街巷。 本报记者 屠知力摄 古城保护不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居民的参与十分重要,居民住宅改善当是老城保护基本目标之一。要通过“小心翼翼改造”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老城潜力发掘出来,最终回到改善古城居民生活质量的人本目标 没有人的老城永远也达不到可持续更新的目标。老城更新不只是单个有价值建筑的保护更新,而是要梳理整座古城的肌理,让其内涵重新表现出来 以明清古城为主体的5.09平方公里江苏扬州老城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块宝,在这片区域里“藏”着14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30多处私家园林住宅。许多文保专家对它视若掌上明珠,同时,保护重任也令他们烦恼———怎样才能让这片古城保持独特魅力? 1月21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何力教授来到扬州。两年前,这位德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社会学家曾在扬州做过细致调查,作为中德合作“扬州可持续老城更新”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用西方思维考察中国古城现状,用德国技术和经验探求扬州老城的更新途径。此次来扬州,则是要将研究成果向扬州公众汇报。 国际上历史名城保护法则对扬州也有启示作用 这位务实的德国人一开头便介绍起国际上历史名城保护法规。何力觉得,扬州老城不单单是中国人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因此也适用于国际通行的历史名城保护法则。 何力比较了1964年出台的《威尼斯宪章》和1987年出台的《华盛顿宪章》,结论是:古城保护不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居民参与十分重要,保护计划首先应该得到居民支持,居民住宅的改善应该作为老城保护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鼓励居民参与,何力建议为居民们建立一个综合信息交流项目,包括刚上学的孩子在内,让他们了解政府意图,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居民参与旧城改造,并不是何力首创,而是源于西方国家多年来改造历史名城的经验。历史街区更新,主要有房地产开发商主导,政府主导以及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介入三种方式,而公众参与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在何力看来,只有居民生活和熟悉的空间才是城市规划行动的真正基础。在国外,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制度并予以立法保护。在这方面,我们起步相对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已经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主要办法,使居民参与成为可能。 两个循环的对比,区别传统保护与可持续更新两种改造方式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何力将古城复兴目标分为三个:其一,保护老城文化资源,改善老城的生活条件,增加老城作为生活区的吸引力;其二,保护文化遗产和地方特性,重新利用空置的和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建筑来为居民和旅游者创造最大利益;其三,保持老城居民,避免动迁,进一步把老城开发为地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 国内一些城市传统的保护做法是:跳出老城建新区,将老城置于独立空间内,使其不受现代文明干扰,利用各种办法将居民迁出,避免形成新的破坏。这种形式犹如建立文保单位,先将老城“存”起来。依据这种思路保护老城的城市不少,比如苏州,还有前些年的扬州。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老城区房屋破旧,街巷狭窄,卫生消防等功能设施不全,煤气通不进去,老城居民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使得老城保护遇到新的难题。 而何力倡导的老城更新目标则不同,他要集中老城文化、地方特性等优势资源,通过“小心翼翼改造”的方式,在发挥居民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发掘老城潜力,最终回到改善老城居民生活质量的人本目标。 何力用两个循环的对比,形象地揭示出两种改造方式内藏的必然规律。传统保护方式类似于衰落循环:不可靠的法律和规划→资产贬值→投资缺乏→基础设施缺乏→环境逐步恶化→住宅和历史性建筑的逐步损坏→地方特性的失去→住宅条件不合格→形成社会隔离。而老城可持续更新的任务是将之变成改善循环,即可靠的法律规划状态→改善基础设施→改善住房条件→鼓励小型投资→为居民创造工作岗位→改善环境条件→恢复历史性建筑→社会融合和团结。 因为新城市风景的围堵,古城已从视线内消失了 为得到第一手资料,何力曾带着学生采访了老城81个家庭和199位居民,记录下了有价值的建筑物、露天场所、建造标准和质量。调查结果是,扬州老城因为新城市风景的围堵,已从人们的视线内消失了。 因为与新城隔绝,社会功能缺少、基础设施缺乏,老城与“落后”联系在一起。在老城中,新旧建筑在建筑风格、高度比例方面都显得很不协调,露天场所被人们忽视并逐步损坏,缺少用途,绿化极为缺乏。老城内37%的人口年龄在61岁以上,同时75%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居民生活条件较差,住房结构被破坏的较多,屋顶出现破漏,缺乏紧急通道,乱建乱搭得不到控制。尤其是卫生设施缺乏,调查发现,低于25%的家庭拥有独用厕所,只有13的家庭有浴室。 但是,破旧并不代表没有潜力。何力分析,扬州老城整体上还保留了传统的街道规划,路面、建筑等还沿用着传统的元素和材料,一些房屋都有保存良好的私人花园及庭院,部分废弃的工厂也提供了可以新开发的土地。这些都是老城的宝贵资源,在更新时可以重点突出。 何力将他的“试验田”分为不同区域,准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改造——— 重新开发区:有大量具有传统价值却未充分利用或没有利用的建筑以及空置土地,可以重新开发成具有适应功能的博物馆等; 修复保护区:保存状态差强人意,可以修复、保护并再利用; 更改结构区:存在部分有价值的建筑,但是人口密度高、生活条件恶劣、道路不畅,需要更改结构、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生活条件,重新组织公共场所和通路。 改造的基本要求为:保存现有建筑结构,保留传统的窗户、屋顶等建筑细节,限制高度在2层以内,建筑正面只能用砖或石灰重建。 改建重建不能完全达到复兴目标,古城也需产业支持 让居民房屋实现现代化,是何力可持续更新改造计划的关键。他建议将居民住房改造成“现代商屋”、“现代庭院屋”,给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露天场所改造也是老城复兴工程重点。扬州老城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因为损坏或者居民乱搭乱建失去了用途,再加上绿化缺乏,使得老城区显得狭窄、拥挤、破旧不堪。何力认为,将区域内新旧建筑风格统一后,可以尽量扩大和创造更多的露天场所,将老城整体的居住用途、商业用途和公共机构用途结合起来。 但是,单纯改建和重建并不能完全达到老城复兴目标,老城同样需要产业支持才可能持续发展。 何力研究的地段属于扬州“双东”历史街区,周围景点林立。从东圈门城楼沿东圈门街到汪氏小苑,可欣赏盐商大宅门风韵;经地官第到琼花观,可观赏“四海无同类”的扬州市花琼花;出琼花观折回到马家巷,可参观传统制花工艺产品制作;从马家巷折转到东关街,可参观民居,品尝扬州地方特色小吃,领略东关古商业街风貌;还可到个园去参观大盐商黄应泰豪宅,欣赏园中著名的四季假山……考虑到发挥旅游潜能,何力在老城房屋、露天场所改造的过程中,准备了各种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的房屋和空地,服务旅游业。 何力表示,老城内人口密度高并不是至关紧要的问题,关键是要将居民住房质量优先解决,同时利用空置土地进行小规模投资,以增加居民收入。 没有人的老城永远也达不到可持续更新的目标。老城更新不只是单个有价值建筑的保护更新,而是要梳理整座古城的肌理,让其内涵重新表现出来。 《华东新闻》 (2005年01月26日 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