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杂议:鸡年“春晚”是“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2:39 大江网-江西日报

  如何保住春节晚会这个中国电视文艺最大的品牌?也许是近年“春晚”的持续滑坡,终于使有关部门清醒了,发出了“春节晚会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的惊呼……所以,当猴年晚会在一片责骂声中刚刚收场,广电总局就急急地召集中央电视台商讨如何应对鸡年晚会,两个关于“春晚”改革的重要文件,其宗旨就是实行20多年来的第一次“开门办晚会”。

  “开门办晚会”的做法是正途,只可惜门开得远远不够,因为门上贴了标签———非本行业人员请勿入内。这次“春晚”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首次“俯下身”来向各省、市的电视台讨要节目,以此组成“春晚”节目的阵容。倘若地方台有能力选送超越以往央视制作的“春晚”节目,那么鸡年的“春晚”一定就会大有看点。可是,地方台究竟有无这样的能力?在电视业界,向来是地方学央视,超强的“跟风、克隆”能力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平日里跟风学习央视老大哥的各地方电视台,

  能否在“春晚”的舞台上“一鸣惊人”?结果是:截止到去年12月底的最后期限,在各地送来的100多个节目中,“春晚”剧组竟“挑不出”什么好节目,于是随着春节的迫近,剧组上方的空气就越发紧张得令人窒息……

  剧组主创人员的素质又是怎样的呢?央视的文艺导演都是在同一电视环境中成长的,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都有成熟的晚会制作经验、都热衷于晚会与节目的“形式创新”、都对电视的技术进步亦步亦趋……可是,对于赢得百姓喝彩的好节目何以火爆走红的规律,他们似乎都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思考。因此,在有关晚会文艺的理论素质方面,主创人员都存在贫血症状……

  到了鸡年“春晚”,竟然定了某种量化的追求指标,即让观众“笑十次”。当然,笑得多会令主创者心宽,造成晚会成功的假象。但实际上,这些年的春节晚会哪一年不是笑声不断、同时哪一年又不挨老百姓的骂?所以,“笑”,并不是成功的标志,关键是什么“内容”的笑——是令人反胃、生理层面的“搞笑”?还是耐人品味、美学层面的“喜剧之笑”?前者像抓痒一样笑过就忘,后者却可以毫不费力地让人们永远记住它!

  对于“春晚”主创人员而言,他们要是简单地凭感觉、靠经验去做事,便会导致节目“内容贫血”。所以,各位导演们真要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这样看来,如果鸡年“春晚”再次让百姓吃了“鸡肋”,那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毕竟“春晚”改革的步伐刚刚起步,毕竟它还处于试探着向前走的过渡阶段。展望未来,只要春节晚会勇于真诚地俯下身躯向生活弯腰、向“文艺晚会”的理性规律弯腰,那么,它就一定能成为老百姓的精神佳肴!

  让我们拭目以待。

  (耿文婷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