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久演不衰的《金舞银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4:5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苗

  1月29日即将在人民大会堂公演的大型服饰音乐舞蹈史诗《金舞银饰》,自1987年在第一届上海艺术节首次亮相并一举成名以来,十多年里取得了匪夷所思的辉煌成就。在如今观众欣赏要求飞速提高的文化市场,许多大型歌舞作品因各种原因受到冷落,有的甚至只演两三场就销声匿迹,唯独《金舞银饰》十几年来已在海内外演出了800多场,而且常演常新,势头依然看好。

  正如一位中国旅美著名舞蹈家所说,《金舞银饰》的成功,在于用开放的心态提炼与复活中国古老的服饰,使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成为被现代人所折服的宝贵遗产,打动了沉寂在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使现代日趋时尚化的人们在这些复活的灿烂服饰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基。

  《金舞银饰》可以说是“海派”文化的经典,它打破了陈旧的表现形式。在这幅跨越时空的音画长卷中,可以找到“浔阳夜宴人”的群像,也可以发现穿着蓝印花布的现代少女的身影。各朝宫廷礼仪、历史传说、市井民俗等融于特定时代的服饰环境,让观众目不暇接,兴奋不已。它没有确切的艺术界定,让完美的服饰与动感的舞蹈互为载体,给观众新颖奇特的艺术享受,充分展示了“海派”艺术博采众长、多元交叉的优势。

  据主办单位负责人介绍,此次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新版《金舞银饰》经过重新加工,使这个节目不仅停留在几千年中华服饰的展览上,而且突出和加重了舞蹈的分量,并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和民族风情,使服饰活了起来,观赏性和艺术性大大加强。例如,在展现宋代服饰时,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更好地表现了宋代的民风民俗;元代服饰则突出了蒙古人勇武剽悍的性格;明代服饰又以戏曲和武术为亮点……使观众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

  为了让首都观众领略到此次演出非同一般的气势和场面,主办方将《金舞银饰》从以往的剧场移师宏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并根据人民大会堂舞台纵深感强和比较宽大的特点,重新定做了一整套舞台背景,还采用了目前中国内地最先进的舞台灯光设施,力图打造本年度最好的舞美和灯光效果,给观众带来纯美的艺术享受。“金舞风流显民族团结,银饰辉煌呈中华锦程”。主创人员说,这18个字很好地概括了新版《金舞银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专家们评论说,常演常新,不断丰富内涵,是《金舞银饰》常演不衰,不断取得成功的好经验。它的成功同时带来一点启示:瑰丽丰富的优秀传统,经现代人用全新的思想去开拓和再创造,就能成为财富而不是包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26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