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需要保卫,普通话如何推广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5:34 中国青年报 |
据1月22日《上海青年报》报道,鉴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驻上海后使用上海话的场合越来越少,上海话面临一个被遗忘(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窘境。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保卫”上海话。 对于上海市人大代表的这一建议,我很不理解。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便是:上海话需要保卫,普通话如何推广? 当然,认为应该保卫上海话的人大代表提出了很多理由,解释为什么要保卫上海话。比如一位叫厉明的代表表示:方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交流,更多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之所以要重视上海话的运用和教育,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传承上海的地方文化。 不否认这位代表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同时认为这样的担心其实大没必要。上海话是自古以来就有吗?我看未必,因为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存在应该不超过二百年时间———这样一个时间相对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一个什么数字?所以我们可以说,上海话从它产生到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大环境中形成的,也必然受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有什么变化,不要惊讶,更不要担心。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人口流动已越来越频繁,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因为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无论当地人,还是外来人,当他们语言交流有困难时,自然会采用方便沟通的普通话。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方言的作用自然不断减弱,普通话的作用不断增强。这种现象从推广普通话的角度看是一件大好事,怎么上海代表反倒觉得危险呢? 在我家乡,中小学生几乎都说普通话。纯粹从口音角度来说,他们都已不是本地人,但我没感觉有什么不好。比如我15岁的儿子,现在虽然多少还能说一些本地方言,却远没有说普通话来得流利。之所以这样,一方面与他接受的学校教育有关(本地中小学规定:学生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同时我们夫妻都支持他说普通话。我们觉得,对于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如果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将来就业时会面临巨大障碍。 假如有更多的人持这位人大代表的想法,我担心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计划难以顺利实施;我更担心,如果每个地方的人大代表都有类似想法并付诸实施,不要说融入全球化,全国化沟通都成为很大的难题———这于国家何利?于生活何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