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竞争的三个层次(学者论学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5:5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中国的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遭到某些发达国家和国外厂商的阻挠,引起广泛关注。其实,这只是国际标准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一个缩影。

  国际竞争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物美价廉的商品往往能够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我国的许多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采取价格竞争策略,通过薄利多销获利。但这样的市场竞争策略容易遭到反倾销诉讼。第二个层次是专利技术的竞争。拥有专利技术的厂商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它们通过专利许可或者商标转让赚取丰厚利润,而没有专利技术的厂商则只能替人打工,分点残羹剩饭。第三个层次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各国政府、企业或者标准组织通过国际认可程序,将本国的技术标准变成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而从根本上垄断国际市场。与之相适应,各国为了保证本国的技术标准能够成为通行的国际标准,纷纷通过积极参与制定或修改国际规则,建立有利于推广本国成果和技术标准的法律平台。标准竞争与制度竞争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够掌握规则的制定权,那么就能从法律上占领国际标准确认的制高点;反过来,如果能够通过国际组织将本国的技术标准变为国际普遍使用的标准,那么在未来制定新规则时,就可以抢占先机。这就是我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的推行为什么会遭遇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阻挠的根本原因。

  一个有规律性的现象是:如果两个产品技术水平相当,只是技术标准不同,而一个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占据优势,那么,今后所有的市场都可能会采用其技术标准。这就提醒我们,在推销自己的技术标准的同时,应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并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标准竞争领域存在着后发劣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的企业能开发出先进的技术标准,并很好地利用我们巨大的市场等有利条件积极推销我们的技术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些领域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有人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企业。我国企业如何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在标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呢?

  首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拿得出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才谈得上让人家接受你的标准。而这就必须转变单纯依靠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发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其次,反思“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过去,在对外经贸领域,我们往往强调自己庞大的市场,希望以此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成效并不十分明显。事实上,市场和技术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当跨国公司利用我国市场发展先进技术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往往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很难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在某些地区,虽然通过开放市场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但由于这些技术拥有专利保护,我国企业即使掌握了全部的生产工艺,仍然不得不向人家支付大量的专利费。因此,我们应立足本国市场庞大的优势,努力掌握技术标准的制定权。

  第三,树立全方位竞争、协同竞争理念。国际技术标准与制度竞争是战略竞争,是全方位竞争,需要企业、标准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通力协作,需要经济、法律、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参与,特别是应整合技术研发力量。我国在一些领域拥有世界先进技术,但往往形不成合力。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将国内技术标准变为国际标准,政府千方百计地鼓励本国企业之间整合技术力量,并且制定法律,允许企业建立“标准卡特尔”,让企业共同参与国际竞争。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完善有关法律和国家标准的审批程序。我国《标准化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对国家标准的审批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认定程序繁琐,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尽快成为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评审的程序缺乏透明度;在制定标准时,没有采取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些技术标准缺乏市场推广价值等。我们应站在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和标准审批程序。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26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