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坐牢44年三判死刑 读书获新生接连获奖美杀人犯狱中成作家(人物写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9:16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钟翔

  1961年,当19岁的黑人青年威尔伯特·里德尔锒铛入狱时,所有的人都不会想到这名杀人犯能成为一位扬名美国的知名作家。上周,当里德尔迈出监狱大门,深深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时,44年的牢狱生活闪电般地浮现在眼前。

  一个生红薯就是午餐

  1942年,里德尔出生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当时的美国正值种族隔离制度盛行之时,“黑人不得入内”的牌子随处可见。因为家境贫寒,里德尔上学时每天的午餐就是一个生红薯。由于他天性害羞,不爱交往,与同学关系很僵。里德尔13岁时父母离婚,他开始逃学,与坏孩子鬼混,学会了抽烟,最终辍学。凭借老成的长相,他骗过老板,在一家杂货店找到工作,但把挣的钱都挥霍在酒吧和赌博上。

  19岁那年,里德尔铤而走险,抢劫了一家银行。由于遭到反抗,情急之中他开枪打伤3名人质,打死了出纳员。接受审讯时,面对全部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里德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否认蓄意谋杀,结果被判死刑。

  导演的影片获奥斯卡奖提名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安哥拉监狱,有全美“最血腥监狱”之称,而里德尔的44年监狱生活大部分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在等待电刑的日子里,无聊的里德尔开始读书,读书使他获得了新生,并很快成为狱中的“笔杆子”。他开始写作,也替文盲“狱友”写信,每封信收取一包香烟。

  1976年,狱长把他推荐给了监狱杂志《安哥拉人》。在里德尔的努力下,《安哥拉人》不久就获得“全美杂志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家监狱出版物。里德尔为黑人报纸写稿,反映囚犯自杀、暴动等监狱生活。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里德尔扬名全美,演讲邀请信如雪片似飞来。在狱警的“保护”下,里德尔四处演讲,并频频在广播及电视节目中“露面”。1984年,他与美国高院首席法官同时出现在一个节目中。1998年,他导演的记录片《农场》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而他与一位大学教授1991年合编的法律教材,至今仍在使用。

  “监狱现在变得这么遥远”

  1993年,美国的《生活》杂志曾将里德尔称为“美国改过自新最成功的犯人”。由于名声在外,对里德尔的审讯备受关注。他曾于1961年、1964年和1972年三度被地方法院判死刑,但由于各种原因均被最高法院驳回。2005年1月10日,陪审团最终判定他过失杀人,该罪判决最高不超过21年刑期,但里德尔已经在狱中呆了44年,因此,他立即获释。

  “我仍有点不敢相信,监狱现在变得这么遥远”,走出牢门的里德尔不胜唏嘘。面对阔别44载的世界,他睁大眼睛,既兴奋又惶恐,他要学开车,要去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尽管自己的同龄人都已在安享晚年。获释后的第二天,里德尔就到超市买了一副太阳镜,或许,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他的眼睛一下子还不能完全适应。

  《环球时报》〔20050124 第8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