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阿扁玩不过“三人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9:36 海峡网-厦门日报

  谢长廷接任“阁揆” 苏贞昌当民进党主席 游锡堃回任“总统府秘书长”

  本报特约专稿1月24日,游锡堃率“内阁”总辞,25日陈水扁宣布谢长廷为新“阁揆”,游锡堃则回任“总统府秘书长”,可见,陈水扁对于重要职务的安排,玩来玩去,也只能在这三人中绕圈圈。而新“内阁”的成形,对于自“立委”选举结束以来就诡谲多变的台湾政局,是迷雾中初现轮廓。

  陈水扁强势主导

  新 “阁揆”仍将有名无权

  一是新“内阁”性质仍然是在“超级总统制”下,由陈水扁掌控的只负责而没有决定权的“少数政府”。台湾的政治体制未能明确地定位为“总统制”、“内阁制”还是“双首长制”,所以“最高行政权力”在“总统”与“阁揆”之间难以划清,但过去四年,在民进党“立法院”未能过半的情况下,陈水扁利用“总统”的“阁揆”任命权,把“阁揆”变成自己的“幕僚长”,形成了有权无责的“超级总统制”。这造成“府院”对立,政治乱象频生,整个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岛内新主流民意来看,“立委”选举泛绿未能过半,选民其实已经用选票告诉民进党和陈水扁不能一意孤行,需要被制衡,或者需要和其他政党分享权力,台湾社会也期望新“内阁”能够多关注经济民生问题。“立委”选举后,国民党曾基于泛蓝过半而抛出了“江丙坤财经内阁”的冲击性议题,意图争取往“内阁制”靠,然而由于亲民党在“立委”选后就与国民党闹矛盾,当前的动向暧昧不明,台湾的政党政治由蓝绿对立演变为国、亲、民互动的“三国状态”,这一本来就难以成功的提议从根本上破产了。由于选后民意的压力,陈水扁一度抛出了“协商内阁”的话题,民亲政党合作与民亲联合“政府”的传闻也尘嚣日上。

  但新“内阁”名单出来后,所谓的“协商内阁”、联合“政府”并未得到确切的体现。陈水扁和民进党对权力的执迷,使得台湾的新民意被弃置一边,台湾民众和台湾社会仍然可能会在长时期里难以摆脱过去四年那样的政治乱象。

  接班人之争

  谢苏游依旧难分高下

  二是陈水扁对接班人的布局。这次“阁揆”的人选,牵涉到陈水扁对民进党内的人事调整和接班人的布局,谢长廷、苏贞昌、游锡堃等被认为是陈水扁接班人的有力竞争者。而即使是在陈水扁一人遮天的情况下,“阁揆”仍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对于培植自己的势力,自然极为有利,谢长廷可谓在这一局中获得了先手。谢长廷早年与扁一时瑜亮,连任两届高雄市市长以来,一直在南部民进党的大本营经营,现在入主“阁揆”,当然是再上层楼。但“阁揆”一职由于“立法院”是在野党过半和有可能因“功高震主”而为扁所忌,其职权必会受到很大牵制,如果权力发挥的空间有限,谢长廷在接班人的竞争中未必能笑到最后。

  其实,苏贞昌虽然选择了没有多大实权的民进党主席一职,但背后支持他的新潮流系是民进党内最团结最有谋略的派系,所以这样的“韬光养晦”之策的后发力也不可小视;游锡堃过去几年来,主掌“内阁”,已经对自己的人马有了一些安排,其回任的“总统府秘书长”也是一关键职位。因此,这几人中谁最后胜出仍然是未知之数。在民进党内派系势力交错的情况下,陈水扁精心操弄这个权力平衡的布局,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己被提前“架空”,确保自己在2008年之后对民进党和台湾政局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亲民党犹豫不定

  岛内政局争端仍多

  三是今后的政局发展仍未明朗。亲民党是牵动“立法院”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近来其动向表明,这一阶段它会对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实行“等距离”策略,待价而沽,伺机而动,视议题不同而分别与国、民谋求合作。这次组“阁”,亲民党不参与,就更清晰地显示了它的这种策略。亲民党捏在手里的议题,如可与民进党合作的国民党党产的问题及军购问题,可与国民党合作的“立法院正副院长”搭配问题、“总统”弹劾案等等,都是重量级的,只要时机合适,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后一个时期,亲民党可能会与民进党在“立法院”就议题而形成不稳定的合作状态,同时也会与国民党在一些议题上强烈地反对民进党,陈水扁和新“内阁”仍然要面对一个难以掌握的“立法院”。

  (王茹 厦大台研院政治所助理研究员)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