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杭州大学生自己管自己 寝室用电脑先签承诺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10:02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26日电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推出文明使用寝室电脑承诺制度———在寝室使用电脑,要填写承诺书,获得文明使用电脑的权利。

  一种自发的改变

  《学生寝室电脑使用承诺管理办法》规定:大二以上学生才能带电脑到寝室,上学年中有2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者,或大学计算机二级、大学英语四级未通过者不能携带个

  人电脑进寝室。不利用寝室电脑播放反动、黄色音像;不在上课、自修等规定时间内上网、观看VCD等音像制品和玩电脑游戏;使用电脑不可影响他人学习与休息等。

  学院不定期检查,违背承诺协议者,将作批评和警告处理,有三次违反记录者,学校将取消其寝室电脑使用资格。

  想过很多办法效果都不是很好

  “近6年来,学院已对20余名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退学、退学试读、留级等处理,令人很担忧的是,其中8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长期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看碟片、上网聊天而导致学业荒废。”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利群说。近几年,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在校园已越来越普遍,为此,学校也尝试用多种方法管理大学生正确使用电脑,比如集中管理学生自己的电脑、严禁大一新生在宿舍配置电脑,同时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2004年10月,学院接到几位家长反映,要求给孩子换寝室,因为寝室同学晚上很晚还在玩游戏,玩得兴奋时大半夜尖叫,严重影响孩子休息。同时,有一些同学也有此类反映。于是学院计划对寝室使用电脑采取签订协议的办法,并首先在学生中征求意见。

  学生们在开展自律活动中提出,最好实行文明使用寝室电脑承诺制度,并拟出了初稿。后来,包括辅导员蒋永兵在内的4位年级辅导员和吴利群,在进行网络查询、听取校方建议的情况下,五易其稿,然后把修改后的初稿发放到学院1000多名学生手中,听取意见。

  上月17日,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初步计划在学院进行试验,并决定在下学期开学初,召开全校师生现场会议,视其效果再决定全校推广。

  一个沉迷网络者的变化

  1月12日早8时,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小蔡和其他同学一样,安安静静、认真地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这在3周前简直不可思议。“因为沉迷网络,我根本无法按时起床,即使到教室也是睡觉。”小蔡说起了自己的学校生活状况———

  大一时,高中时的同学带我到网吧第一次玩游戏,我一下子就迷上了,并要求父母买了电脑,逃课上网几乎成了我的主要生活内容。辅导员发现后,找我谈心,并安排班长监督我按时起床、上课。但是即使坐在课堂上,我也想着游戏升级或睡觉。网络游戏让我不能自拔,有一次,我的游戏账户被盗窃了,我花一个月的生活费800元买了新账户,连着一个月吃泡饭。

  我玩电脑最长时间达1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双休日几乎是在电脑前度过的,饿了就吃泡面。由于忙于玩游戏,一两个月不洗衣服都很正常,班里的女生实在看不过,就帮我洗衣服、收拾桌子上垒成摞已发霉的泡面杯。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大一第一学期,我5门必修课4门不及格,书本几乎都是新的,上面只写了我的名字。这学期开了6门课,目前来看,至少有3门课肯定会不及格。现在,我的电脑已被送回了家,老师和父母多次劝说,我也确实感觉到,再这样沉迷游戏我的前途肯定完了,现在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玩游戏,认真上课,希望能把拉下的课赶上,其实我的高考成绩上了重点线。

  财政学专业大二刘然说:“学校以前为了防止我们沉迷网络,限制我们在寝室使用电脑。现在我签订了承诺书,就可以放心地在寝室使用自己的电脑,这样上网查找资料就方便多了。”

  东方财政班大二学生袁慧玲说:“以前寝室里大家上网经常到晚上一两点不睡觉,不少同学还接通了局域网联机打游戏。自从签订承诺书后,我们在寝室也订了内部协议,倡议每天晚上11点之前自觉关机,还主动取消了联机游戏。3周多了,大家都很遵守承诺,感觉生活、学习很正常也很健康,心里蛮踏实。”

  大学生制造的网络警报

  NO1:

  2004年12月18日,浙江财经学院男生小刘在寝室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我在网上很受青睐,他们凭什么对我不屑一顾。”小刘在网上“玉树临风、风趣幽默”,很受女网民追捧,他很陶醉,时间久了自认为是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他看到同学对他不热情,他就怀疑别人对他有意见,开始胡思乱想。这学期初,他看上了学校一位女生,实在想不通自己这么优秀为什么会遭到拒绝,伤心之下爬上窗台准备自杀,同学发现后及时制止。之后,他变得越来越敏感,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对他有意见,常常不能自控。医生诊断小刘已患上了癔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歇斯底里症,需要进行药物、心理治疗。

  NO2:

  2005年1月11日,上海大学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71名成绩不合格的大学生,被学校集体劝退。这也意味着,这些学生的大学之路已经提前结束,如果要继续学业,就得重新参加高考。这些学生中,相当多是因为沉迷网络所致。

  学校副校长叶志明说,网吧是个载体,主要是因为少数学生玩物丧志,没有了理想、信念与目标。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大学生一踏进大学后,立即如释重负,丧失了学习动力,而社会、家长此时也感到“万里长征已走完最后一步”,对学生放松了管理。

  NO3:

  2004年2月,河北省深州市北溪乡北溪村52岁的尹老汉,寻求媒体帮助,说上大学四年级的儿子丢了。他的儿子小全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深州市一中考入苏州某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如果不是沉迷网络,去年就该毕业了。可是,大三时,儿子迷上了网络,出事时干脆离开学校不知上哪儿去了,他找了大半年也没找着。

  NO4:

  2004年7月,重庆的赵女士心急如焚地赶到上海,寻找失踪5天的大学生儿子。之前,学业优秀的儿子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荒废学业,两年没回家看望妈妈。儿子最终找到了,但是赵女士含泪告诫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大学时光是一生的黄金时期,人有多少黄金时期啊。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伤心了。”

  沉迷网络直接带来心理问题

  有资料显示,沉迷网络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新现象,一成左右的大学生都是因沉迷网络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起因很多,主要因素是很多大学生在现实中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由于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而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也能获得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满足感。

  客观上说,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相比其他心理问题,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较难治疗,目前针对的治疗办法还不多,通常使用两种治疗方法。

  A.行为疗法,就是逐步减少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并最终减轻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B.“偏激”的厌恶疗法,就是让学生连续几十个小时上网,使他们对网络产生厌恶感,但是这种疗法的前提是必须做好安全工作,风险大,使用时要非常慎重,目前尝试此方法者很少。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利群说,不是专业人士,不是出于开发网游的目的,就没有必要专注其中,只需要当作一种消遣方式即可,把网游作为“主业”,荒废学业者已经太多太多。

  德国心理学家威尔特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说,沉迷网络有一个危险因素,人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如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区别太大,就容易给人带来压力。长期进行在线聊天,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并满足于在游戏中扮演英雄形象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回到现实将会变得非常苦涩,让人感到失望,产生心理压力。某些人可能由于这些压力而变得易怒或者富有攻击性,最终出现极端行为(如文中所说的男生小刘)。

  从另外一方面说,网络提供了匿名登录以及扮演另外角色的可能,这也可能带来长期的人格干扰。因为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将会导致人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这些不同的性格特点之间差异很大,将可能给人们带来长期的心理问题。

  第三只眼:韩国大学生沉迷网络者很少

  上周,在浙江林学院进行短期留学的60多名韩国大学生,说起了韩国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很少。

  朴起旭:网络游戏风靡韩国,我们都喜欢网络游戏,学校也不进行强制管理,但是绝大多数韩国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所以很少有人会在上课时间去玩,因为韩国的就业压力很大。

  朴炫佑:我很喜欢网络游戏,但很自制,考试前或正常学习时间绝对不会去。在韩国,网吧全部都可以通宵,而且对进去玩的人没有年龄、性别等限制,许多韩国学生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但那是在周末或者休息时间,平时学习时间他们都不会玩,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不好好学习,用学习时间玩游戏,他们将来肯定找不到工作(提示:2005年,浙江省将有逾13万名高校毕业生,比2004年增加25%左右。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胡欣梅张晓燕)(来源::都市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