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妈妈15载扶危济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01:28 人民网-华南新闻

  杨应森 翁钊敏

  在汕头龙湖区外砂镇李厝村,有一个不分地域、不为名利、不计报酬的集义福利会。一群“祖母级”的老妈妈在会长王佩君的带动下,十几年如一日,集腋成裘积攒资金,四面八方扶危济困,成为当地农村社会慈善事业的一面旗帜。1月25日,集义福利会迎来了15岁的生日,记者借此走进该福利会,采访了这一群可亲可敬的老妈妈。救急救难惠及千家万户

  谈起集义福利会的成立,还得追溯到15年前。那天,村里王阿婆的儿子病逝了,患病的媳妇哭昏在地,两个孙子直喊饿,家里却已揭不开锅。老共产党员王佩君二话没说便倾囊相助,并由此萌发了成立慈善机构的念头。在几位老妈妈的共同努力下,“集义福利会”成立了。

  从此,老妈妈们伸出温暖之手,发动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救急救难惠及千家万户。村民王某在煤气爆炸中严重烧伤,生命垂危,这群老妈妈立即分头发动捐款1.5万元,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隆都镇一兄妹因父母早丧面临失学、湾头镇一夫妇相继死亡丢下三个孤儿和年迈的父母、新溪镇青年谢喜安患白血病等等,福利会获悉后都及时给予救济,令事主感激不已。如今,集义福利会已经发展壮大到拥有会员300多人,成员都是祖母、曾祖母级的高龄“人物”,平均年龄超过80岁,最年长的超过90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5年来,集义福利会共募集资金164.6万元,大米8000公斤,衣服、棉被两万多件,1.5万多户困难群众从中得到帮助,救济金额达110万元。汕头市委书记林木声也称赞说:“集义福利会持之以恒、长盛不衰,实属难得。”

  解危济困不分亲疏远近

  15年来,集义福利会一步步发展壮大,期间经历了不少挫折。村里有人不理解:“周围穷苦人多了,有点闲钱怎么不帮乡里乡亲,偏要到外头去露脸?”王佩君听见了,说:“没关系,这是鼓励,是动力,大家都来监督我们。对待困难群众,集义一定做到内外一视同仁。”

  老妈妈们不计个人得失,以行善为乐,哪里有难哪里帮,做的好事超越了本乡本土的范围,汕头、梅州、潮州等地都有她们行善的足迹。四乡八邻,谁家有意外或遭遇不幸,往往亲戚朋友尚未到达,集义福利会的老妈妈们已赶到现场解危济难了。受援群众的邻里乡亲说,这些素不相识的外乡老妈妈,比走亲戚还要勤。从大西北贫困地区到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地方,集义福利会的老大妈们都挂在心上。日前,她们还筹集了5200元善款,通过汕头市慈善总会捐赠给印度洋地震海啸灾民。

  让“一分一厘”来去清明

  “我们做这些,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在集义福利会,账目必须明明白白,善款去向要清清楚楚,这是老妈妈们的原则。福利会有一个出纳,一个会计,会长管审批,但不沾钱。原先管了14年账的王惠青去年去世,她生前最自豪的就是:“14年的账,一分不差。”接班的新会计现在每月结账,更是“差一分都不行”。“大家信得过才把善款交给我们,一分一厘必须来得清去得明,拿得出手给人看”。

  为集义福利会出力没有一分报酬,都是义务劳动。到外乡关心困难群众,舍不得两块钱的车费,老妈妈们就靠两条“老腿”走路。一次到新溪看望一位生病的农民,已经70多岁的两个老姐妹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外砂出发,走到新溪农民家中已近中午,算起来足足走了好几里路。“外出的时候茶水自带,饿了就在路边买个3块钱的盒饭。家属感谢送东西咱不拿,实在推不过,一人含一粒糖就回来了。”为了别人的不幸,这群老妈妈还经常自掏腰包。

  多年来,王佩君和她的集义福利会获得了无数荣誉。王佩君说,现在做得还不多,也做得不够。“我们只希望今后能继续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充满爱心的社会。”

  《华南新闻》 (2005年01月27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