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速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06:0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民企七“招”应对宏观调控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如何继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卢中原,对民营企业提出七条建议: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政策信息,尤其是对行业发展规划和供求预测,避免盲目投资;二是依法经营,尤其要依据行业准入标准,科学决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增加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投入,努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导向的技术、产品和投资项目,形成核心竞争力;四是抓住产业结构升级时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和投资方向;五是抓住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回旋余地;六是抓住扩大对外开放机遇,争取进出口经营权,与有条件“走出去”,或是为“走出去”的企业配套,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七是构建适合本行业特点、本企业发展阶段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机制,实行稳健经营。

  ——《中华工商时报》宏观调控关键在“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2005年对中国经济而言仍是一个“较快发展”的年头,从调控重点看,既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又要防止投资增速下降过多过猛,因此必须适时适度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但在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利率和汇率的相互影响,价格工具的运用和价格总水平的控制等,都可能是兴一利,也会生一弊,需要综合权衡,慎重决策。而宏观调控的关键在“投资”。着力点包括:加强对土地的规范管理;在保持合理信贷规模的条件下,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投资结构调整;尽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细则,规范投资者和政府的行为;尽可能校正经济变量,消除或弱化市场扭曲,提高投资效率。

  ——《人民日报》今年价格面临六大上涨压力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徐连仲日前在分析2005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趋势时指出,今年价格面临六大上涨压力:一是上游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升,对下游产品价格和价格总水平上涨累积的压力加大;二是政策性调价因素将明显增加,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加大;三是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的压力;四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加剧我国输入型价格上涨的压力;五是美元贬值使我国进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六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其他价格的连锁拉动效应将加大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此外,气候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粮食和主要副食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石油价格变数也较大。

  ——新华社2005年宏观调控目标胡鞍钢近日撰文提出,2005年宏观调控目标是去年宏观调控目标的延续,只是加了一条“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到1000万”。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条呢?因为“十五”计划提出创造两个4000万,一个是城镇就业40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4000万。后面那个看来没有做到。如何帮助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由长期财政赤字向长期财政平衡转移,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称之为中国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型,这是从总量来看。从结构来看,就是要从以经济建设为目标的财政转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2004宏观调控大事记2月 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明确提出要制止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的过度投资。3月 国家发改委宣布,原则上不再新批钢铁企业,不再审批电解铝生产建设项目,严格禁止新建和扩建有关水泥生产项目。3月24日 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4月25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其中,钢铁业资本金比例由原来的25%提高到40%,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4月30日 央行、国家发改委、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控制信贷规模,降低风险。5月13日 国家发改委推出《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涉及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行业,进一步明确调控的方向。10月28日 央行于当天18时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这对于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次加息行为,并没有引起市场无法承受的轩然大波。12月3日至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决定采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⑦4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