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待的善款去向“现场直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06:59 大众日报

  王毅

  上海一年一度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将在1月29日拉开帷幕。今年的这个慈善活动,除保持了往年的传统节目外,还出现了一个极引人关注的新变化:首次公示上海慈善基金会2004年度的善款使用情况,这将是上海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首次通过电视媒体公示善款去向。(1月26日《东方早报》)

  以去年年末在印度洋发生的大海啸为契机,国人对慈善捐助意义的认识可谓是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清晰,不仅以丁磊为代表的富豪阶层们纷纷倾囊相助,就连普通百姓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慷慨捐助。慈善意识的普遍觉醒,在提醒人们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要求接受善款的机构对善款的使用有一个说明。

  我以为,上海慈善基金会主动公示、接受检查的举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慈善机构的要求得到了合理的反馈与积极的回应,同时也表明慈善机构正向着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与操作模式迈进。

  此前,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不少富豪虽然有心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出一分力、尽一分爱心,但考虑到怕惹麻烦、怕钱去向不明、怕体制限制和怕被指“出风头”,在捐款前再三犹豫。应该说,依据时下国内大多数慈善机构的运作模式,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特别是“怕钱去向不明”,实际上直指慈善事业中存在的对善款的使用缺乏透明与公开的机制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事业的支持。

  我们看到,上海慈善基金会率先迈出的“这一步”意义非同寻常:慈善机构不仅要在电视上公开善款的使用情况,还要在每年一度的审计中通过媒体发布财务审计结果,信息公开意味着严格的制度保障,自然会消除人们对于慈善机构的一些错误认识,重新树立起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相信伴随着慈善机构公信力的树立,人们对慈善业的关心与关注力度会越来越大。

  在为上海慈善基金会信息公开叫好的同时,我们同样期望国内众多的慈善机构能以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做法作为一种参照,对公众目前尚存的质疑予以积极的回应。因为惟有信息公开、程序透明,国内的慈善业才会最大程度地获得公众的支持,才会真正实现自己“慈心为本、善济天下”的重任。而一个透明公开的慈善机制,本来就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