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座古墓被挖开文物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3:06 东南早报

  机场快速路沿线古墓昨起发掘追踪

  期待另4座古墓出现奇迹

  早报讯(记者叶清林)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昨日挖开了位于梧村山隧道和万寿山隧道附近5座明清古墓中的一座,让考古人员有点失望的是,挖出来的随葬品没有研究价值。

  昨日挖开的第一座墓葬没有墓碑,刨开地面上的土石和杂草后,露出了长约2.4米,宽约1米的墓室顶端。随着棺木的开掘,里面几乎是空的,考古人员搜寻到一些小随葬品。据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靳维柏主任介绍,从考古学来看,这些随葬品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靳维柏说,按过去的经验,厦门发掘出的明末清初墓葬一般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空无一物。他说惟一的例外是灌口的一座明代墓葬,当时出土了棺木、毛笔、石印章等较丰富的葬品。

  挖开的棺木保存得较完整,没被破坏过。墓室顶部覆盖着一层三合土,里面棺木的材料没有经过特殊加工。靳维柏说这座墓葬属于土坑竖穴墓,因为有三合土的保护,加上山坡陡峭,雨水不容易渗透,未受到水的长期浸泡,因而棺木年代久远却并未腐烂。

  在墓旁还发现了两块花岗岩制成的长条形界碑,上面刻着“郭界”二字,一块埋在土里,一块放在墓葬边上。据靳维柏介绍,这两块界碑是清代以前的,墓主人埋在自家田地里的可能性较大,作为各家族土地之间的界限,由此可以推断,厦门原先有郭姓居民在此居住过。

  靳维柏说这些古墓看上去都是平民墓。是否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出现,要看接下来的挖掘工作。据了解,发掘工作将在2月1日前全部结束。

  唐代进士陈喜墓抢救性发掘追踪

  厦门地方志工作者质疑“陈喜墓”墓葬年代

  墓志铭为唐以后所补葬?

  早报讯(记者林泽贵)在有关方面就“陈喜墓”应异地迁建还是要原地保护争论不休时,《厦门市志》第一分册总纂、厦门市志办副编审李启宇日前成文指出,“陈喜墓”双墓中以墓志铭为主的墓葬品可能是唐以后才葬进去的。

  “南陈”绝对不是陈黯

  此次考古活动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该活动有望揭开“南陈北薛”之谜。李启宇说,“南陈北薛”并不是“最早开发厦门”的人,而是早期开发厦门的人物中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李启宇认为,陈元通夫妇墓葬发掘的结果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帮助理清了关于陈黯的两件事:一是证实了陈黯绝对不是“南陈”;二是纠正了《陈氏族谱》中关于陈黯是陈元通儿子的错误记载。因为史籍上记载说陈黯“早孤”,即其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而据此次发掘所得的陈元通的墓志铭,陈元通活到75岁,显然不可能是陈黯的父亲。

  李启宇认为,陈元通夫妇墓葬被错当为陈喜墓和陈喜衣冠墓,与明末清初郑成功家族在厦门岛与清军对抗的这段历史有关。

  另外,发掘现场立着一块墓碑,上书“唐福唐令陈公茔”。据陈氏后裔称,那块墓碑是从小东山迁过来的,是陈喜父亲的墓碑。李启宇认为这肯定是一桩错案,因为“福唐令”即福唐县县令,福唐即今福清,而根据1973年泉州出土的《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记载,陈喜的父亲当的是长乐令,退休后才居住在福唐。而且,到陈喜时他们便举家从福唐迁居新城即今厦门,并没有人担任过“福唐令”。墓志铭可能是死后补写的陈元通的墓志铭写有“有唐大中九年岁在己亥……公讳元通,清源同安人也”等字样,陈元通夫人的墓志铭亦写有陈夫人逝世于“清源郡同安县嘉禾里”的字样。

  李启宇认为,“有”字作为词头,与朝代连用,一般表示所指的朝代为前朝,如有唐、有宋、有清,均为后世人对前朝的称呼。如当代人称当时朝代,则用“大”作为词头,如大唐、大宋、大清,“陈元通的墓志铭称唐朝为‘有唐’,岂不意味着该墓志铭并非写于唐朝”?

  现场的考古专家确认,两座墓葬及其中的随葬品具有唐代风格,且发现的铜钱均为唐代中晚期通行的钱币。李启宇称,综合两方面的情况,结合明末清初厦门岛的特殊情况,似乎可以作出如下设想:陈元通夫妇墓葬的墓穴确实是唐代的,但墓穴中以墓志铭为主的葬品却是唐以后才葬进去的。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