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弄虚作假 两院院士怒揭学术腐败黑幕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5:56 荆楚网-楚天金报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本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中国某大学和部分院士的推动下强行开展,近1亿元投资白白浪费,却没有任何形式的责任追究。26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培育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座谈会上,马重芳院士讲述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故事,“这种事现在还有,为拿到钱,一些科研人员弄虚作假。” 为何大家不愿请何祚庥评审项目 “学术生态系统不健康,科技未来就会走向灭亡。”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说,当前学术生态问题值得关注。何祚庥说,目前科技工作人员跑项目、要项目的现象严重,而这是需要进贡的,拿到项目的人还要返还一部分钱给审批项目的人。每次评审工作后,申请人都会弄一些信封,这些不署名的信封里面装了钱,“不要问这钱送哪儿去了,没有名目的。申请人会给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都送,这不是秘密,是公开的事情”。何祚庥说,在自己参加过的一些项目评审中,他敢于说一些真话。但他也承认,说真话的结果,就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请我到场了,生怕我说一些话,不方便他们进行利益分配。”何祚庥说,比如“受控热核反应”项目,过去有些院士写报告分析该项目真正实现还很遥远,产生发电效益还很晚。可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报告分析时是一种意见,到了申请要钱时却是另外一种意见,说该项目二三十年就可以实现。 学术圈子里的关系圈子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王浦生说,在我国科技界的学术圈子里,复杂的关系圈子,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科技的正常发展。首先是自然形成的利益关系,比如说血缘关系、师生关系。项目评审时,如果申请人和评审者关系密切,必然的利益联系可能会导致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不公正和偏见。其次是企业和个人的关系。目前几乎所有科学研究项目都有企业资助,而当企业对科研项目进行大笔资助时,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很可能会受到赞助单位的影响。再次是通过公关等手段建立起来的关系。王浦生说,面对关系圈子中的利益冲突,国外一般都制定了回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评审制度的公正。 花钱就能买到核心期刊版面 何祚庥说,科技界花钱买文章的现象严重。何祚庥列举说,一是不提供文章,直接把钱交给各种国际国内学术杂志。更有甚者,有些单位放出口风,谁能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文章,就愿意给100万元;二是有些单位不惜重金,从外国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到中国演讲、作报告,付给高额的报告费、演讲费,然后请别人在写好的稿件中署上自己的名字;三是给报刊杂志提供版面费。何祚庥说,学术和经济利益就这样挂钩,“现在涌现出一种特殊刊物,即核心期刊的副刊——专门刊登硕士论文,每篇文章登多少字需要多少钱,都是明码实价。这种学术评价体系对社会有什么公正可言?” 论文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猷,最近查阅了很多学术报刊。他发现文章的作者署名,一个人的很少,几乎没有,最多的竟有七八个人。他质疑,“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怎么会凑巧到七八个人同时创造了这个思想?”马大猷分析,这其中肯定有很多人是顺便搭车的。“一个人写了篇文章,把别人的名字署上;下次别人有了文章,把自己的名字也署上。还有很多人自己写完,觉得分量不够,干脆找个名人署在前面,方便发表。”因为鼓励多出文章,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数量上去了,可是质量下滑让人担心。 学术腐败何时休? 学术道德问题属于圈内人私下的谈资。哪些人破坏了学术道德,已成圈内公开的秘密。可在面对圈外人时,他们多是沉默。没几个人愿意戳穿“皇帝新衣”,因为说真话的代价太大。在学术界,得罪一个人,就等于得罪他的老师、同学、好友……十几年前,学术批评网创办者杨玉圣,以真名批评自己当时所在高校一老师抄袭别人的文章。没想到,这件事情引起巨大反响。后来,杨玉圣得罪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也搞不清到底得罪了多少人。不管怎样,杨玉圣等人仍在致力于学术规范。可是,他们在揭露一个又一个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又一批学术不端行为接着出现了,还有更多的不端行为隐藏在冰山下。教育部去年曾经出台学术规范的有关条例,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因为并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学术又何以能规范?院士们建议,建立专家学者的信用制度,比如某位专家参与了某次重大项目的评审工作,如果项目最后出了问题,他要负相关责任,“不能只是签了字,领了红包,就不管了”。 |